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嫉妒心理人皆有之。出使大国代表的是国家,不能掉价。学生担任重要的使节,而老师却坐在家里,圣人心理也不自在呀。
孔子是一个实在的人,不像西人推耶稣,把有关他是有血有肉的[
阅读全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不迁怒,不贰过,闻一以知十,颜回是头等好学生,是不是人才呢?不得而知。
满腹经纶,如司徒王朗,被诸葛孔明骂死;
饱学之士,如贾政,治家无能,治国无才。
重学不重用,儒家思想之大病也。
[
阅读全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冉雍在德行方面突出,故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南面”是指人君也好,卿相也好,或者泛指大官儿也好。人民作为被管理者希望管理者公正廉明,德高望重,这是对[
阅读全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冉雍在德行方面突出,故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南面”是指人君也好,卿相也好,或者泛指大官儿也好。人民作为被管理者希望管理者公正廉明,德高望重,这是对[
阅读全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好学,更好礼,以知旧礼为傲。如,入太庙,每事问。连太庙里的礼官都不知道的礼,他还要用。这就好比,人家见面握手寒暄,他还要坚持打千问安。孔子的思想本以致用为目,而好学的结果是,学问过也,实用不及。举例言之,孔子身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是之一,他会弹琴,足可[
阅读全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好学,更好礼,以知旧礼为傲。如,入太庙,每事问。连太庙里的礼官都不知道的礼,他还要用。这就好比,人家见面握手寒暄,他还要坚持打千问安。孔子的思想本以致用为目,而好学的结果是,学问过也,实用不及。举例言之,孔子身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乐是之一,他会弹琴,足可[
阅读全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朱注曰,“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
读儒家经典,我发现,孔子很少言“必”,孟子常说“必”与“非”,“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非人也。”朱子也爱说“必”。“悔悟深切而能[
阅读全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朱注引程子,“子路勇于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亚于浴沂者也。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
阅读全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巧言、令色、足恭。”官道也,尤其是“匿怨而友其人”,不会这个还想在官场立足,几乎不可能。
孔子耻于同流合污,想通过“克己复礼”恢复社会秩序,想法太天真了。你克己,自己管自己,行;让别人也“克己”就难了;想让大家都按&l[
阅读全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是为直;孔子讥微生,而他自己,“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也非一是一,二是二,不能算直,甚至“诚”都不够。儒者或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礼也,仁也;微生为的是名;一个高大上,一个蜗角蝇头,然曲意殉物是一样的。为了高大上,曲意、曲法乃至曲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