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鲁晓夫(1894-1971)的遗愿之一,就是请他的宿敌、著名雕塑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为他设计墓碑。这个遗愿看起来很简单,但了解内情的人却会觉得这事并不寻常。
赫鲁晓夫和涅伊兹维斯特内的恩怨还得从将近十年前的一次画展说起。1962年12月1日,正如日中天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书记伊利切夫等人的陪同下在马涅什展览馆观看莫斯科美协成立30周年回顾展[
阅读全文]

△张丰毅饰沙瑞金
【加成按】:刚刚在微信上看到,说《人民的名义》的第二部。看了内容简介,有两点感想:1.这不活脱脱就是薄熙来与王立军故事的翻版吗?沙瑞金约等于薄熙来,候亮平约等于王立军。连打耳光与夜奔美领馆的情节都有。2.如果这些情节也能上电视剧,那这第二部的可看性要大大超过第一部了。不过这样的第二部能不能通过审查?或者这个所谓[
阅读全文]

(原作者:北大飞)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美各地都将举行marchforscience——保卫科学大游行。
这次游行所针对的,是川普政府对美国科学研究事业的严重威胁。这种威胁,如果之前还只是猜测,则在川普政府三月份将“预算蓝图”提交给议会后已经毫无疑问。从这份预算,我们可以清晰、具体的看到川普政府准备以何种方式毁灭美国百年的[
阅读全文]

女儿从中国城拿来一张《食物相克图》,有《世界日报》两个版面那么大。此图罗列了64种相克的食物组合,如鸡肉不能配芝麻或芹菜;牛肉不能配韭菜或板栗;猪肉不能配豆类或菱角;牛奶不能配巧克力或红糖,不一而足。食物相克在中国民间代代相传、历史悠久;相克的组合足有上千种。如果食物相克当真这么严重,岂不是每餐饭前都必须对照禁忌清单逐一核对?
[
阅读全文]

一些年来,网上对钱学森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鼓吹人体科学的事件已有定论。在事实面前,所谓的錢氏人体科学,包括人体特异功能的真假是不言而喻的。而钱先生再次地露怯,犯了与当年亩产万斤同一类常识性的错误,说明某一领域里的专家,一旦走出了本行,如果不能秉持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可能就会犯白痴一般的低级错误。最终就会被科学届同仁所不齿,甚[
阅读全文]
前些时一位亲戚在越洋电话里对我说:“恭喜你上了家乡的方志啦!”我没听懂,连问三遍,亲戚连讲三遍,再加上解释,才总算明白过来,原来是家乡出版的地方志收录了我。
我不禁有些好奇,自己从小就离开家乡浪迹四方,只是偶尔回去看看,地方志编者是怎么知道我的?又写了些什么?拜互联网之赐,我与故乡的地方志办公室取得联系,他们证实确有此[
阅读全文]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经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名片上的头衔繁多,看起来高大上又权威,比如中国···、中华···、国际···、环球……协会、理事会、联合会、委员会……等等,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他们的职务不是会长就是副会长、理事长。实际上,诸如这样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大忽悠,印在名片上的[
阅读全文]

美国科学技术虽然发达,不靠谱之事却也不少,美制度量衡就是其一。或许有读者纠正说,美国实行的是英制度量衡。这当然是对的。然而,当今世界上仍采用英制度量衡的,除了美国,只有缅甸与利比里亚两个小国。就连英制度量衡的始作俑者英国,也已于1970年代摒弃英制而改采公制。美国既然坚持走英制的老路,那么把英制度量衡改称美制度量衡,恐怕也不为过。
[
阅读全文]

在网上看到一篇《人生十大惨痛失误》,挺有意思的。1911年乃大清灭亡的前一年,这个时候去当太监,不是惨痛失误是什么?1948年买地置产,不是等着土改时当地主吗?
由此想到自己的人生中,竟然有意无意地逃过了一些惨痛经历。想到的至少有下面这些。
1.1951年我才5周岁,就被老爸硬送到小学读书。班上同学都是8周岁(当时按规定8周岁才能入学),我在班上是鸡[
阅读全文]

《还是同学最靠谱》第一则
心情不好去五星级饭店吃饭,点了八个菜,特意要了一只大龙虾,自己干了一瓶三十年的茅台,还喝两碗鱼翅。酒足饭饱!一掏钱,坏了,没带钱包,怎么办?
没办法!打电话给在公安局的同学,喊他送钱来。
同学带着几个手下很快就来了,全副武装,进来就把我铐上了,说跟踪好久了,还把我头上套个黑袋子。经理和服务员都吓哆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