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人生十大惨痛失误》,挺有意思的。1911年乃大清灭亡的前一年,这个时候去当太监,不是惨痛失误是什么?1948年买地置产,不是等着土改时当地主吗?
由此想到自己的人生中,竟然有意无意地逃过了一些惨痛经历。想到的至少有下面这些。
1. 1951年我才5周岁,就被老爸硬送到小学读书。班上同学都是8周岁(当时按规定8周岁才能入学),我在班上是鸡立鹤群。年纪虽小,却也一路读了下来。到1963年我高中毕业考取大学,虽然1966年遇上文革,总算是混了个大学毕业文凭。反之,我的同龄人等到8周岁入学,到1966年高中毕业,正赶上文革取消高考,之后上山下乡当知青。想起来,是老爸的决断让我逃过了这段惨痛经历。
2. 1963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老师有意无意地提醒我,要“一颗红心多种准备”,也就是要有不被大学录取的准备。这并非我的成绩差,而是因为我的家庭出身,可能难以被录取。后来我居然侥幸被录取。文革时才知道,老毛搞大跃进饿死上千万人,不得不退居二线;刘少奇主持工作扭转极左,1961年与1962年的大学招生强调以成绩为主。老毛不甘心大权旁落,于1963年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学招生又开始转向,又以家庭出身为主。但1963年当年贯彻得还不彻底,让我搭上了末班车。到1964年时,同专业比我低一届的学生,竟没有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毛刘较劲,让我侥幸上了大学。
3. 1977年我报考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初试复试成绩都不错,导师也有意录取我。然而就在决定录取名单的前夕,有人因为羡慕嫉妒恨,竟写了封信给研究所,反映我的家庭出身问题。1978年时文革虽然结束,但社会上宁左勿右的思潮还很有市场。这样的一封信足以让我的研究生之路梦断。
正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另一封信随后寄到研究所,这是我老爸工作单位的公函。公函说我老爸的历史问题解决了,我的家庭出身随之成为革命干部。这真是由黑变红,麻雀变凤凰。领导问我老爸此事要告知哪些单位?老爸说要告知我的工作单位。老爸离开领导办公室时,突然想到并对领导说,还应当告知某研究所。领导说你儿子又不在那研究所工作,为何要告知?老爸说我儿子报考那研究所,现在正在关键时刻,理应告知一下。领导同意了,次日即发出公函。两封信紧接着寄到研究所,一封是讲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一封是平反冤假错案的最新结论。两封信大PK,高下立现,我于是被研究所录取。这又是老爸的功劳,如果他没有当机立断要求领导发公函,让那封告状信发了威,那我的研究生之路必定夭折。当然这个内幕我当时是懵懂不知的,进了研究所后才有人透露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