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朋友们:祝您们猴年好!一切都称心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感谢您们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Aurora2015[
阅读全文]
最记儿时的过年引言到了怀旧年龄的时候,记忆最多最清晰的还是童年的回忆,我对这种记忆曾有过解释不通的解释,根据一般的规律,离开现在时间最远的事情应该最容易淡忘,反之,应该最清晰。但对于童年的记忆却恰恰相反。我已经无法解释,就让它去了,反正总觉得童年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和温馨,真想永远活在这童年的记忆里。春节又将来临,我已经有了老年人早[
阅读全文]
我的青年时代(十九)—三线建设(五)
我厂领导向全厂职工发出“找米下锅”的总动员以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功。压力容器取证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根据取证的要求进行了整改,我厂又有得天独厚的设备优势:有日本进口的上辊压力为1000t的大三芯辊;有从瑞典依莎公司进口的全自动焊机;有最先进的焊接探伤设备和全国最大的焊接结构件热处理炉子;又有[
阅读全文]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九)—大陈老师及小陈老师一家(完)
我刚来石库门房子时,大陈老师居住在楼上前楼,当时他的妹妹小陈老师一家还没有住进来,楼上的前厢房还空着。前楼是这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房间朝南,南壁靠天井的全是一排木制的窗户,室内显得宽敞而明亮。冬天,阳光透过窗户可以曬满整个房间;夏天的晚上,白漾一弄的弄堂风通过窗户徐徐吹来,使[
阅读全文]
我的青年时代(十八)—三线建设(四)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坠机事件发生以后,我们预感到整个214工程的命运在风雨飘摇之中,因为这是林彪副统帅批示的三线建设项目。但总是希望着这种预感不要成为现实。就在大家迷茫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六机部下达了214工程下马的文件。厂领导马上组织召开会议,传达文件,并讨论我厂何去何从?
当时魏指挥及军代[
阅读全文]
忆青年(五)我在这一届高中毕业生中是很幸运的,我尽管是一个比较自信的人,而且高考的成绩也不错,但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也会变得不太自信起来,我在未拿到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我一直躲在老家—启东县,觉得没有脸面见我的父母和亲戚。害的我父母拿了我的录取通知书到处打电报找我。我接到电报以后兴奋异常地急着回上海,可是又偏偏遇上了台风[
阅读全文]
石库门房子里的故事(八)—李爷叔一家
其实李爷叔的年龄比我大不了几岁,估计大不了十岁,他的太太沈阿姨更大不了我几岁,这都是跟着孩子们叫的称呼,确切地我应该称他们大哥和嫂子。他们与我的父亲是同事,都是学校总务科的员工,但他们俩称呼我父母都是以伯伯和伯母相称。
关键是他们家有一个在女中读书的女儿—小英,却比我又小不了几岁[
阅读全文]
我的青年时代(四)在我们读高二的时候,我们班级排练过一个话剧“夜闯莞达山”,故事的情节已经想不太起来了,反正是一个剿匪的故事。一个女匪徒头子带着一帮匪徒盘踞在莞达山上,无恶不作,解放军在某天夜里,突然夜闯莞达山剿匪,将匪徒一网打尽。记得当时石志刚,徐安美饰一对良民夫妇,从宝鸡转学来的普通话讲的比较标准的崔公煜和崔美昭分别饰解放[
阅读全文]
忆青年(三)我读高中的时候,依然很贪玩,所以,我对体育项目情有独钟,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我都比较喜欢玩,如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方面:短跑(100米,200米,4X100米),跳高,跳远。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又是一个比较怕艰苦的人,在体育项目中凡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高危的项目我都不喜欢玩的,如:足球,马拉松,长跑和技巧等项目。也不喜欢在运动会[
阅读全文]
我的青年时代(十七)—三线建设(三)
我与何师傅及其他几个同事又一次外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研工作,再次回到山沟时,工地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
山沟里的三通一平(通水,电,交通和平地)工程已经结束,再也听不到到处放炮的轰隆声,只有挖土机,推土机的轰鸣声及来回不停装载土方的载重汽车发出隆隆声在山沟里四处响起。
工地成立了指挥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