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博文

元和十三年即公元818年七月初三(乙酉),唐宪宗李纯下制历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罪状,并下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等五镇率领兵马共同出讨。
淮西的吴元济被平定后,宣武节度使韩弘感到心虚畏惧,便于九月初亲自带兵出击李师道,进围曹州。
九月初三(甲申),唐宪宗任命左卫将军高霞寓为单于大都护兼振武麟胜节度使。
淮西平定后,唐宪宗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淮西的吴元济被平定后,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非常忧惧,只好派使者奉表到长安请求让长子入宫侍卫,并献上沂、密、海三州。唐宪宗李纯答应了,并于元和十三年即公元818年正月二十一(乙巳)派左常侍李逊到郓州宣慰。但李逊察觉出李师道很不真诚,后来李师道又上表借口军队反对,不肯送人质和割让土地。唐宪宗非常愤怒,于五月决意出兵讨伐郓州。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十月十七(癸酉),随唐邓节度使李愬率领官军攻打蔡州牙城,叛臣吴元济投降,淮西之乱平定。十一月初一(丙戌),吴元济在长安伏诛。
元和十三年即公元818春正月初一(乙酉,《旧唐书》误作己酉),唐宪宗李纯登御含元殿接受朝贺。礼毕,他登御丹凤楼,宣布大赦天下,并免除元和二年以前拖欠的租税,还赐给老年人谷米布帛和羊肉酒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七月二十九(丙辰),唐宪宗李纯任命主战的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想加快出讨吴元济的进展。八月二十七(甲申),裴度抵达郾城。
九月初二(戊子),朝廷拿出内库的罗绮、犀玉、金带等,送到度支那里估价,以供应军需。九月初八(甲午),御史台上奏说;“同一道制令封官时,以前都是根据名字的上下确定班位的先后。有时名字在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二月初七(丁酉),新任唐邓节度使李愬部下十将(将校官名)生擒淮西叛将吴元济麾下骁将丁士良。二月十八(戊申),成为李愬部将的丁士良生擒了淮西大将吴秀琳的部将陈光洽回来。
鄂岳观察使李道古带兵出了穆陵关,并于二月二十四(甲寅)进攻申州,攻克了外城,接着进攻子城。城中守将在夜里出兵反击,结果李道古的部众惊乱而溃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春正月十七(癸未),唐宪宗李纯下制削去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官爵,命令河东等六道藩镇出兵进讨。
夏四月初五(庚子),出征淮西的大将李光颜和乌重胤上奏,说他们在陵云栅打败吴元济的淮西兵马,斩首三千级。
四月初七(壬寅),西川节度使李夷简派使者到南诏国告哀。太后或皇后的丧事由边镇派人到四夷告哀是历来的制度。
四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六月初三(癸卯),宰相武元衡被缁青节度使李师道派来的刺客刺杀身亡。七月初五(甲戌),唐宪宗李纯下诏,与被怀疑是刺杀武元衡主谋的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断绝关系,八月初九(丁未),东都留守吕元膺挫败那里由李师道策划的事变,接着杀了魁首中岳寺僧人圆净及其党羽数千人。
八月二十七(乙丑),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在洄曲被淮西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五月,考功郎中兼知制诰韩愈上言建议朝廷召募淮西当地百姓从军,去讨伐反叛的淮西吴元济。
五月二十六(丙申),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上奏,说他在洄曲(通鉴和《新唐书》均作时曲。在今河南漯河沙河与澧河会流处;溵水在此洄曲,因此得名)打败淮西兵马。交战那天,淮西兵马一早就在李光颜的壁垒前列阵,李光颜无法出去。于是他拆毁了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闰八月十二(丙辰),彰义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儿子摄理蔡州刺史吴元济秘不发丧,擅自接管了军务。十月二十一(甲子),唐宪宗李纯派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督领诸道兵马讨伐吴元济。
十一月二十五(戊戌),唐宪宗任命中书舍人裴度为御史中丞;任命左金吾大将军郭钊为检校工部尚书兼邠州刺史,出任邠宁节度使;任命职方员外郎兼知制诰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闰八月十二(丙辰),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儿子摄理蔡州刺史吴元济秘不发丧,擅自接管了军务。
九月初一(甲戌,通鉴作六天后即庚辰),唐宪宗任命洺州刺史李光颜为陈州刺史,出任忠武都知兵马使;任命泗州刺史令狐通为寿州防御使。令狐通是令狐彰的儿子。
九月十三(丙戌),他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袁滋为检校兵部尚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