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7-06-05 16:44:26)

这几天忙得团团转,临睡前不能再读书,只好看看图画书,大多是给三到六岁的小孩看的,每本大致有一,二十页的样子,每页都是色彩鲜艳的图画,旁边配几句简单的英文故事说明.没想到我居然看上了瘾,现在不看几本就睡不着了,想想呢,也许是自己的潜意识在拼命弥补幼儿时期的空白,那时太小,还看不了小人书,又没有这么漂亮可爱的图画书,我的幻想娱乐都来自老爸随口编的故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2007-05-31 13:38:43)


有句老话说,梦是心头想.后来的心理学家,比如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什么的,也说梦境是我们潜意识的体现或者再创造.如此看来,我们所做的梦,算得埋在心里未说出的话,是沉睡的心语,一粒不起眼的种子,可以开放万树奇异的花.
严肃一点儿说,我们的先人辈似乎不把梦境当真,所以才有了所谓的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的说法,烧熟的饭,还是堂堂的太守,都不过是人心在转瞬之间所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2007-05-28 16:38:18)


夜深了,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不得不把窗户关上,怕雨水顺着窗棂流进来.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湿漉漉的,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湿润,呼吸到肺里,是最佳的清新剂.
那谁问:"你怎么还没睡啊?"
睡不着.
下午到楼下信箱里看信件,上楼时在二层的楼梯上,一个女孩坐在那里痛哭,脸埋在臂弯里,她尽量压低了哭声.
我很想退回来,重新乘电梯上楼,看到女人哭,我总是不知所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05-25 14:56:34)


那天遇到小猪,匆忙说了几句话后,她忽然说:“哎,大象,我到你的部落格里溜达了一下,你的反骨见长啊,我很欣慰!”部落格?她又说:“部落格是我才学到的词儿,好玩吧?”还没来得及说怎么好玩,她就回家吃饭去了,我只好一个人接着玩部落格.部落格没什么新鲜的,其实就是博客,如果谁有兴趣在网上搜一搜,会发现BLOG的翻译不只是博客,除了部落格,还有部落阁,网络日志等等.我个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07-05-22 13:45:35)


这是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可想来想去,居然想不出比这个更贴切的标题,鄙视自己一下.

“后什么时代”的说法,已经臭了街了,我至少还看到过“后娘时代”,“后钙奶时代”,“后熊猫时代”的说法,总有一天会冒出“后门时代”来不可,说不定已经泛滥了我还不知道呢,这逼得我一定得想想这该死的“后”,究竟是什么意思啊?当初我第一次听到“后”什么东西是在哲学课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2007-05-21 15:40:15)


谁曾经在海滩捡到过漂流瓶?谁曾经让自己的漂流瓶随波浪远去?
我没有遭遇过漂流瓶,如果将来一直没有,我以为是终身的遗憾之一.不好意思,我忽然觉得自己的终身遗憾弄不好还挺多的,说明什么呢,人就是太贪心,我是说我自己太贪心,什么都想要,得不到的都是遗憾.刚才跟一个女朋友吵嘴,批评她不该对感情愤青,当然她的反应就象那个无厘头的电影里的侠客,“我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07-05-19 17:02:45)

没想过用英文做文章的标题,也从不喜欢英文,哦,或者其他外文和中文夹杂在一起的文章,一般碰到了就翻过不再看.忘了在哪里曾经看到一篇写香港作家亦舒的评论,说她虽然在英国读过书,自己写东西却坚持只用中文,她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中文所不能表达出来的.我看过的亦舒的文字很少,不知道那个评论是否很准确,如果是的,我很有些佩服她的态度.其实也不用说什么上纲上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2007-05-18 15:46:28)


那天发现我养的植物都是歪脖儿,一株宝石花,一棵仙人球,一棵仙人掌,一字排开站在窗台上,一水儿地往左歪着.我想了想,这屋子当初挑选的时候,就是看上它基本上没有直接能照入的阳光,冬天没有,春夏到了傍晚才有阳光跑进来待一会儿.特意挑了一个可以看落日的住处,而且盛夏非常凉爽.前几年天天从早到晚的大太阳晒着,闹得我老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可我忘了这几株丁丁小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7-05-13 06:49:54)
by:印地安故事神话网,萧风编译
第一个故事:
  雷鸟是一只巨鸟,他的翅膀有一只独木舟的桨那么长。当他振翅高飞时,就会风雷乍起。他的眼皮翕张之间,会放出万道闪电。
  
他栖息在奥林波斯山的洞穴里,从不让任何人走近他的住所。如果有猎人走近他的圣地,他一闻到人的气息,就会发出隆隆的雷声,从里面抛出巨大的冰块。这些冰块沿着山坡滚动,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05-12 13:47:44)


by:憨豆
我说的是曾经遍布国内大中小城市乡间的那种录相厅,里面总是脏兮兮的,地面滑滑的,有花生壳瓜子壳,空气总是很混浊,通常是三场连放。随着VCD/DVD的迅速普及,录相厅早就没了。
其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也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类似的场所,他们管这个叫“GrindHouse”,直译过来可能是刑房的意思?还是磨房?我没查字典,不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