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去年六月份曾在博客上发了一篇《北美百合情无限》的文章,以一个印第安女人的口吻,介绍了北美土著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主食-北美百合(commoncamas)。Commoncamas其实是天门冬科的,以前这些种类的植物一般都是划分到百合科中。国内的翻译家大多没见过开蓝色花的Commoncamas,将其译成“北美百合”,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它是六瓣花的百合科百合属的植物。千百年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外表看起来酷酷的周董也喜欢花,除了演唱方文山填词的“菊花残满地伤,妳的笑容已泛黄”,还亲自包揽《晴天》的词曲创作:“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我的老家福建与台湾的气候相似,植被种类也应该差不多吧,偶尔追星的我曾和周董的铁杆粉丝一起,猜猜歌词里的小黄花是什么花。蒲公英,苦苣菜,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8-05-18 08:35:54)

来温哥华定居后认识了不少加拿大的原生阔叶树,如白杨、榛、桦树、赤杨,枫等,唯独没有花很多心思去观察柳树,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柳树太难辨认了。北美大概有近四十种柳树,即使是同一品种,每一棵柳的外表特征也会略微不同,再加上野外的不同种柳树之间会自行杂交产生出新品种,即便是专家,也会一不小心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 其二:对于我们这些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四月末去鹿湖散步,见到从林下潮湿阴暗的角落冒出来的几株黄色的单瓣罂粟花,不由纳闷起来:它们是原生的野花,还是不小心从人类的花园里逃逸出来的? 这种林下的罂粟花酷似网站上介绍的celandinepoppy(金罂粟),也叫woodpoppy(林地罂粟)。在英语里,有三种常见的黄色野花被称为celandine,它们分别是白屈菜(theGreaterCelandine,Chelidoniummajus),小白屈菜(theLesserCelandine,Ra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8-05-14 07:57:33)

相信很多读者在童年的时候都听过七色花的故事:小女孩珍妮无意间得到一朵七色花,只要撕下一片花瓣,就可以实现一个心愿。她轻率地用掉了六片花瓣,达成的心愿并不让自己感到快乐。最后一片花瓣,她用来帮助别人,从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了花迷们一个事实:世上的七瓣花不常见,所以很神奇。 真的是这样吗?我特地观察了家附近的花草植物,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上古时期,人们逐水而居,从此水意象成为爱情生活的一个背景,《诗经》开创了用水意象表现爱情的艺术源头,对后世(尤其爱情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天生喜欢花草,读《诗经》时特别注意到了水边的植物。一切景语皆情语,水中的荇菜,萍和莲花,水边的芦苇和蒲草等,均让古人无端起相思,触景生情歌以咏志。真挚的爱情可以超越时空和地域限制,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自从去年春末在鹿湖边无意中发现了一块面积不大的草甸后,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欣赏野花。草甸像一块刚刚展开的其貌不扬的地毯,大自然是工艺师,在上面铺上绿草做背景,然后画上各种颜色的野花。随着季节更迭,我最先见到的是蓝色的星星点点的五瓣勿忘我,接着是粉白相间的喇叭形田旋花在夏风中唱着无字歌。斑点水金凤最后登场,却不甘示弱,两片耀眼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8-05-08 09:06:20)

一)婆婆纳 有朋友问我是否见过中国华北地区一种叫做‘二月兰’的十字花科野花,早春二三月份绽放,深蓝色的小花儿像点点星光洒在林缘草地上,美轮美奂。季羡林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二月兰》的散文。 我这个南方人从不知道有二月兰,听了朋友的描述后,马上指着附近草地上的一大片婆婆纳问他:“是speedwell吗?它是初春草地上最显眼的蓝花呢。&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几年前在苗圃里见到开花了的延龄草(Trillium)时,着实惊艳了一番。这是一种简约优雅的花,不枝不蔓,直立的花茎上长着三片叶子,叶子顶端开着洁白的由三片狭长的花瓣组成的花,衬托在素花底部的是三个绿色的苞片。叶,花和苞片的奇妙组合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完美的“三角形”。 我从网站上查到,延龄草是安省的省花,春天的树林里遍地都是它,将四周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8-05-05 16:39:39)

五岁那年,我在闽中山区第一次见到了野百合。我们生活的小村庄很偏僻,鲜有外人来探访,乡里每十天一次的“赶圩”便成了全村人最热闹的集会。从小村庄出发去赶圩,一路是弯弯曲曲的盘山道。福建山区的土一般是红色的,山路两边的灌木林藤蔓交错。野栀子花,野菊,茅草,蕨菜等比邻而居,在寂静的山谷热闹地生长着。外公,舅舅和邻居家的小哥哥带着我走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