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与儿子学校的一群中国家长元宵节聚餐,一位香港母亲说元宵节是香港的 中国情人节。几位来自中国北方的母亲则认为七夕节才是中国的情人节。 我个人倾向于元宵节是情人节的说法。古代女子大多不出闺门的, 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借着与家人出来赏花灯的机会,偷偷在人群里 望一眼那个他,甚至私自幽会,“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而七夕 更像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6-26 09:30:37)

去年是红鲑洄游的大年,朋友打算出发到本省内陆的亚当河观看三文鱼洄游。她刚刚在列治文农场欣赏完蔓越莓红,盼望着驱车前往内陆的途中,将沿路的枫叶红和终点站的鲑鱼红一并欣赏了。我原本想告诉她:你经过BC省的低海拔的针阔叶混交林时,根本看不到大片的枫叶红的。本省的林地里主要有三种原生的枫树:大叶枫(bigleafmaple)、道格拉斯枫(Douglasmaple)和藤枫(VineM[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06-24 09:08:44)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在屋前的空地上种了一株芭蕉。芭蕉树笔直高大,每年未等果实成熟,妈妈在长竹竿上绑了一支镰刀,将成串的青芭蕉从粗大的主干上割下来,然后放在家里阴凉的地方自然熟。我只记得夜半醒来,听到窗外风吹芭蕉叶沙沙响,小小年纪根本不知道雨打芭蕉的文化意象。除了芭蕉,院子里还有芒果树、龙眼树和夹竹桃等。台风雨打下来,所有的树叶都发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9-06-22 19:08:39)

在温哥华定居二十年,住所离被针阔叶混交林环绕的小溪谷很近,却一直没有听见蛙鸣和蝉鸣。几个朋友的独立屋坐落在丛林丰茂的北温和西温半山腰,不时有小鹿光顾后花园,更接近大自然的他们也没有听到蛙声和虫声。月色盈盈的夏天夜晚,少了“蛙声作管弦”似乎是一种遗憾,我们无法穿越千年与动辄在诗词歌赋里说“蛙鸣”的古人进行心灵上的对话,也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6-20 09:18:28)

有人做了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一百五十三篇出现了植物的名称或描写。出现次数最多的植物是桑、黍、枣,其次为小麦、大豆、稻、粟、芦苇等。这些出现次数较多的植物都是和当时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或是当时的主食与蔬菜水果,或是当时纺织、染色布料的植物,或是当时重要的木材,或为当时中国北方常见的植物。 我浏览了很多中文网站,发现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6-18 07:27:31)

盛夏季节突然在林缘发现了几株头顶着紫红花的毛剪秋罗(学名Lychniscoronaria),不免有些错愕,原以为这种来自南欧的野花已经变成北美的寻常家花了,没想到它们还是改不了性情,又从花园逃逸到林边归化了。几年前我迁新居时,前屋主在后院的木兰树下留下了几株毛剪秋罗。我们懒得理睬,不浇水也不施肥,此花却越来越茂盛,占据了木兰树四周的那片绿荫。西人喜欢它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趣。”“月下看美人”这个总结大概来自《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首咏叹调写得真好啊:一轮明月光照大地,美人仪容真美丽,身姿窈窕步轻盈,让人思念心烦忧。谁是草木中的月下美人呢?中国的古人们首选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6-12 14:54:07)

本人的阅读面不够广,多元性开放式结局的世界名著,我好像只读过一本,即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作者写了三个结局: 1:男主人公查尔斯压抑自我,回到未婚妻身边,继续履行婚约 2:女主人公萨拉为查尔斯生了一个孩子,查尔斯解除婚约,终于找到萨拉,他们全家团聚 3:查尔斯终于找到萨拉,但萨拉不愿和他结婚,一心想着追寻独立和自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06-10 13:39:09)

出国定居后几年,忽然发现国内掀起了一股梯田旅游热,尤其是云南、广西、贵州三省的梯田最受追捧。摄影师拍出来的插秧期注满了水的梯田,或是丰收时金黄一片的景象,如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卷。我从福建来,对梯田一点也不陌生。福建的山地丘陵占了全省面积的80%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66%,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中原的汉人入闽后,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婚礼结束后,王子与新嫁娘手挽着手到那华丽的帐篷里去休息。小人鱼把她洁白的手臂倚在船舷上,向东方凝望。她的姐姐们从波涛中涌现出来了,头顶秃秃的,美丽的长发已经交给巫婆,换了一把刀子。她们将刀子交给了最心爱的小妹妹。小人鱼把那帐篷上紫色的帘子掀开,看见那位美丽的新嫁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弯下腰,偷偷将新娘的结婚面纱从枕边拿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