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一九五六年以后,我们家发生了很多喜事,首先是我大姐结婚,第二年,我哥哥又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去了上海,紧接着,大姐生小孩,为了照顾姐姐,妈妈也去了上海。这样,在温州只留下我和妹妹。虽然我和妹妹都已经能独立生活,但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姐姐提出,让我妹妹住在我姐夫父母家,我则可以住校。所以,自从五七年十月开始,我就住校了,妹妹则住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1956年,当时我家住在马宅巷18号,虽然我觉得自己升学考试考的不错,但是在没有看到录取通知之前,心中总是忐忑不安。记得发榜的那天早上,我早早起床,摸黑赶到学校,想不到学校前面的马路上已经黑压压地站满了人,迷迷糊糊地看到学校大门左边的粉墙上,已经贴好录取榜。我踮着脚挤在人群中看那写满名字的密麻麻的榜,从头看到尾,那500来个名字中就是找不到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第五章苦彳的求学路52年初,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初中部。省立温中是浙江省著名中学,也是全国有名的学府。著名学者朱自清曾经任教我校,谱写校歌,还培养了像苏步青,谷超豪那样的世界著名数学家。我记得我班有50多名同学,除了来自温州市区外,还来自浙江省南部各县。我们学校条件很好,农村来的同学都住校。初中的生活是平淡的,那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章凄凉岁月我满怀着热情,充满希望,迎来了解放,想不到迎接我的却是无尽的灾难和困苦。温州解放时,我家住在“土地塘巷”。因为和父亲失去联系,也就是说失去了经济来源,我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开初,变卖家具还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这么大的九口之家,一天的开销可不是小数目,为了家计,还未成年的俩姐姐分别离开家到乡下教书,而母亲和新姨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4-05-05 16:24:34)

露珠和杜鹃花花的美全靠水来托,小小的露珠停留在花片上玲珑剔透,它使粉红色的杜鹃花更加鲜艳美丽,也使人们的灵魂更加纯真高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5-05 16:16:23)

蓝天衬桃花,桃花更鲜艳。花开正当时,人也正当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是七岁开始上小学的。开初上的学校在中山南路上(现在的解放南路),我家离学校步行大约需要十多分钟。刚上一年级开始时,由我姐姐每天接送我上下学,以后由于姐姐们功课忙,就由我自己上下学了。我小时候贪玩,上学的时候一路玩着去,就常常迟到,经常受老师的批评。次数多了,我不好意思再迟到,就想办法逃避。我如果觉得今天可能迟到,就干脆逃学,在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温州解放时,我刚过九岁,解放前我家住在“府学巷”和“谢池巷“之间,一幢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那幢房子在当时温州是很不错的,老百姓叫洋房,我家住东边一半,另一半是我家一个亲戚住,他是律师,在社会上也是有地位的。解放前,我爸爸干过很多职业,在报馆,政府工作过,在学校教过书,主要还是作生意。解放前夕,我爸开一个针织厂,雇有十多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父亲对我的爱我记得最深刻的是温州解放前夕,有一次他带我和妹妹去中山公园玩,妹妹要吃冰淇淋,我要吃苹果,当时这两样东西都很贵,他毫不犹豫地掏出一元金圆券买下这两样东西。(那时金圆券刚发行,面值很大,一元钱是不少钱了)我记得当时我幸福得意的样子,心里乐陶陶的,久久不能平复。还有一次是他离家去上海经商前,召集全家照相,他那慈祥的面容,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c我的童年是在浙江省温州市度过的,解放前的温州叫永嘉县,是浙江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温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我的父亲出身在一个破落的财主家庭。据温州现在的文史馆资料记载,我父亲出生在1909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民国23年(1934年)9月,国民党永嘉县(即现在的温州市)党部机关报“温区民国报&r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