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在美国快住一年了,夏天种菜,忙得不得闲。冬天出不去,我就拉着他们去买东西。一周一次。现在过节了,出去的次数多了,让他们感受一下美国人过圣诞节的热情。他们说感觉和中国春节一样。路上我和他们聊天,问婆婆:“这一年您学了几句英语啊”?婆婆说:“没学到”。我说“不会吧,咱们经常去的,你们最喜欢吃的那个餐馆叫啥”。婆婆说[
阅读全文]
忙碌的三儿周六(12月20日),三儿又忙翻了天。做义工和参加游泳比赛。早晨7:00出门去做义工,学校的一个组织要给穷人募捐和募集食物。两个大的都没做过这种事。一大早老公把三儿送到离州府Trenton不远的ShopRite,每五人一组要做两个小时。回来时说,30人报名才有一半的人到。在募集过程中他被很多人的慷慨感动,一个人顺手就捐了20刀,还有一个人专门买了一购物车的[
阅读全文]
我的闺蜜(四)我和闺蜜无话不谈,最隐秘的还是谈各自的老公。闺蜜的老公是上海人,对于身为上海人的闺蜜在美国找一个上海老公,又是WholePackage不错的中国人那真是天赐良缘。我和闺蜜的不同点就是北方爹娘教育出来的,男尊女卑。对男人干家务有点不太习惯。而闺蜜是笑着出嫁的上海人,对老公的要求是既能赚钱又能干家务。我们俩经常为这事打嘴仗,我觉得上海老[
阅读全文]
我的闺蜜(三)闺蜜是独生女,在她那个年龄是不多见的。她不仅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还承担了为外公外婆养老送终的担子。她是外公外婆带大的,两位老人家都极长寿。外婆快90了还来美国探亲,尽管知道有危险但她理解外婆,不幸和有幸的事情同时发生了,她竟然在和外婆愉快的生活了一个月后,给外婆送了终,为外婆在美国办了法事。真是老天都成全的孝顺女呀!闺蜜[
阅读全文]
我的闺蜜(二)闺蜜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早年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论调下,学了化学。(现在想起来就鄙视那时的决定)未出大学校门就直奔了米国,读了个分析化学硕士很快在大药物公司找到了工作,又在大公司之间跳了一次槽,结婚生孩子顺风顺水。在实验室工作一段时间,就打起了小九九,觉得在实验室干真的是没有意思。即使不爱做实验,[
阅读全文]
我的闺蜜
闺蜜,其实就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自己爱说话聊天,有很多的朋友,但归结为闺蜜的还真是为数不多。当年刚来美国不久就结识了这样的朋友,我们两个在一起工作,组里就我们两个中国人聊起天来昏天黑地的,无话不谈,经常忘了时间,弄得老板很有意见。分开几年,也总是有约,但聊得并不畅快,好在有了微信,互相密切关注。昨天中午终于有机会在[
阅读全文]
12/12/14
三儿的“StrongKids”游泳比赛(一)
三儿在YMCA游泳队6年参加过大大小小N多次游泳比赛。三儿游泳水平是中游偏上一点。我曾经为他参加一个比赛开车两个多小时,他只游一分钟。那是他的100码泳进入了一个级别,但是仍然垫底。在美国参加游泳队不仅是考验孩子也是折腾家长!
“壮孩子”游泳比赛要持续三天,游泳队早早做准备,在比赛的前两周要[
阅读全文]
遭遇尴尬中国人见面都要互相称呼个尊卑来,尤其是小孩子遇到大人总是以长辈相称,辈份是根据年龄而定的。记得老大两岁的时候,那时我在大学里工作,抱着孩子遇到了我们工会主席梅老师。梅老师大概50岁左右,南方人,打扮的美美的,我家老大嘴甜的喊他阿姨好!把梅老师乐得花枝乱颤。以后我到工会办事都变得容易,还总惦记着我家老大。有一次我又抱老大碰上她和[
阅读全文]
拳拳慈母心新移民绝大部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抛家舍业,夫妻分居,为了孩子来到新泽西。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群妈妈们。这些妈妈们在国内都是成功人士,起码是成功人士的老婆,按常理分析,做成功人士的老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可是来到美国新泽西这块土地上,一切从零开始,肩负起陪读的责任可就看出人的心态以及性格。青伊为了独生儿子选择了移民新泽[
阅读全文]
不会英语不是事在新移民的队伍里有这么一群人,在国内刚退休,美国的独生子女为他们生了孙男孙女。这些年轻的爷爷奶奶,手里有钱,会开车,唯一缺的就是不会英语。他们来这里为子女带孩子同时也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我的公婆都是近80岁的人,属于在美国没腿(不会开车走不远),没嘴(不会英文出门不能办事)的老一代。因为公公钓鱼认识了年轻的爷爷们。他们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