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部《女大学生宿舍》的电影红遍全国的大专院校。原小说的作者喻杉是武汉大学80级中文系的学生。我当年正在武昌上大学,离武汉大学只有几站路的车程。女生宿舍的故事永远是校友们聚会时热烈而又神秘的话题,男生门最感兴趣的就是当年谁谁和某某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曾经想过也写一篇女大学生宿舍的故事,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那飘忽不定的往事大都随风而去。[
阅读全文]
开始玩微信还不到一年。随着每天叮叮咚咚的来信提示,附近的朋友不用见面也能聊一些话题。一个群里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想说两句就搭茬,不想说话就不理,反正没人在乎你是否参与。年初被拉进了大学同学的圈子,新鲜热闹了一阵子,这会儿虽然平静了不少,但时不时冒出来的怀旧话题和那发黄的老照片还是一次次地引出了潜水的同学。群里一阵热闹一阵冷清,再加[
阅读全文]
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虽然单调,但那些年毕竟陪伴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成了印象最深,最难忘,梦里都能唱出来的经典曲目。经过多次精益求精的改进,后来流行全国大街小巷,乡村荒野的样板戏不但影响了一代人,也培养了一大批歌唱演员和舞者。这八个样板戏里我最喜爱的是舞剧《红色娘子军》和《沙家浜》里的“斗智”一场戏。
文革刚[
阅读全文]
曾经有过一个梦想,把自己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合成一个集子出版,咱也弄本书出来留给自己没事看看。现在有博客了,不用排版,不用找印刷厂,不用求出版社,更不用自己买一大堆永远也送不出去的废纸在家里占地方。虚拟空间里有了我的一亩三分地,自己撒种自己浇水,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如果说还能偶尔娱乐大众一番,那我这点儿努力就绝对没白费。
小的时候就知[
阅读全文]
再过一个月,我在国外的时间就等于在国内生活的时间了。再往后的日子,除非回国定居,在外漂泊的时间就长于在国内的安定日子了。说起安定,我们这一代人出国前的确是一切都被安排好了的。上大学当然是考试了,但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等肯定是与高等学府无缘的。就像小河里的一滴水,随泼逐流,没有独自分流的能力。就算思想有不安分,行动上也不敢太出格。在[
阅读全文]
尽管没有太多减肥的必要,我还是一见到有关减肥的文章就会点进去读。总觉得大多减肥的经验都是健康的,了解一下别人的经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至于减肥就另说了。偶尔也有需要减肥的时候,比如三五磅什么的,Discipline就是唯一的法宝。当然我从没想过要低于父母遗传的基础体重。基本上比年轻时不超过十磅就好了。一般最流行的说法就是锻炼加健康饮食。当然[
阅读全文]
凌晨三点多种我被摇醒了。除了床在晃动以外,我还听见一种轻微但可怕的噪音。尽管刚刚醒来,我还是马上就意识到地震了!接下来想到的是,我该跑出去吗?这是前奏,是主震,还是余震?地震几级?震中有多远?一生中经历过了最残酷的唐山大地震和来加州以后的几次小震以后我似乎没那么恐惧地震了,心里很清楚这几秒钟的地震如果是毁灭性的我是跑不出去的。于是[
阅读全文]
我妈啥时候开始学电脑的我真不知道。我自己在美国苦哈哈地和电脑较劲了二十几年,哪有闲工夫管她老人家退休后都玩的什么。知道我妈学电脑也是近十年的事,电话上有时她会问我电脑的问题,可我这儿所有关于电脑的知识都是出国以后学的。出国前我连关PC机都不会,愣是把显示屏关了就走人了。她问我的中文词我连听都听不懂,更别提解答了。我只好顾左右而言他,问[
阅读全文]
我妈第一次开始学英语是趁我在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假期我从学校回北京发现电视里开始教英语了,最开始的教材是《FollowMe》。那是全国老百姓第一次大规模学英语,我妈当然不能拉下,正儿八经地买了第一册书,每天一到点儿就跟着电视学了起来。那时我家只有一个黑白小电视,现在想想那种电视也就能看个大概其。好在学语言只要能听清楚声音就行了。[
阅读全文]

来加州十几年了,就算是周围开车一小时的半径之内都有很多没去过的地方,不要说更远的了。说来惭愧,今年这么好的天气,气温基本在70度到80度,永远不用担心下雨,因为北加夏天无雨,可我却很少外出。虽说旱点儿,但这凉爽干燥的大晴天不去户外做点什么着实可惜了。女儿中午才起来,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决定到海边去走走,想来想去选择了StinsonBeach,女儿和朋友练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