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在美国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像早晨的落花一样新鲜美丽,但很快就会枯萎消失。只有拾起来并风干保存它们才能留芳久远。
个人资料
AprilM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宜昌女孩的上铺是个北京女孩。虽然我俩同来自北京,但却没有变成闺蜜,性格使然吧。不过我们的关系还是挺密切的,毕竟成长的背景相似,毕竟有老乡这一层与众不同。她的性格非常活泼外向,说话快而直,有时也挺损的。那次我们宿舍的恶作剧就是她的主谋和主演。她人极聪明,点子也多。我和她也有过单独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我俩去汉口玩,到了一家饭店看到有水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武汉女孩的下铺是个河南女孩。大嗓门,声音洪亮,圆圆的一张脸总在笑,好像什么事到了她那儿都不是事儿。她比我们所有的女孩都要丰满一点,性格也随和,宽容一些。还别说,她那大嗓门唱起河南豫剧来还真配!那一阵子流行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她给我们连唱带表演,真像那么回事。尤其是那一段老公教媳妇挖土的片段:“那个前腿儿弓,那个后腿儿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大学毕业后的三十多年里几乎断了和同学的联系。直到最近进了班里的微信群,才发现我竟然脱离组织这么多年了。班里同学的近况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倒是大学里四年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难以磨灭。我的下铺南通女孩可以说是宿舍楼有名的能干女。那时我就开始羡慕将来能有幸娶到她的男孩,他得多有福气呀!她不但聪明,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双百。手艺也精湛,拿个做作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女孩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在我眼前晃动。如果说大学里还有一件让我刻骨心痛的记忆,那就是这个女孩的离去。不到二十岁的青春,刚刚起飞的天使,翅膀就突然折断了。好像是大二吧,一天晚上我们都在安静地晚自习。快到熄灯的时间了,楼道里突然传来不详的骚动声。说话声急促而又紧张,周围的气氛不用看就知道出大事了。我们闻声跑到楼梯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武汉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这我早就知道。但选学校的时候没把天气当做一个考虑的条件,同时对南方的气候也没什么概念。到武汉后经历了第一个冬天,才知道有多痛苦。到了夏天发现还不如冬天呢!火炉的冬天虽然不能比喻成冰窖吧,但那种彻骨的阴冷让人更思念北方的室内暖气。每天最痛苦的是两个时间,早晨起床和晚上钻被窝。早晨从暖烘烘的被窝里出来穿上冰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第一个冬天我们很少去教室晚自习。一来第一学期的负担没那么重,没必要大冷天黑灯瞎火地跑出去。二来大家刚刚熟了,正处在小集体的蜜月期。我们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去食堂吃饭,买了饭如果不想边走边吃的话我们就围站在一个桌子旁吃饭。学校食堂只有桌子,没有凳子。说起边走边吃这还是我们学校的一大风景呢。通往食堂的道路是一条宽广的,梧桐树下的林荫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当年一部《女大学生宿舍》的电影红遍全国的大专院校。原小说的作者喻杉是武汉大学80级中文系的学生。我当年正在武昌上大学,离武汉大学只有几站路的车程。女生宿舍的故事永远是校友们聚会时热烈而又神秘的话题,男生门最感兴趣的就是当年谁谁和某某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曾经想过也写一篇女大学生宿舍的故事,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那飘忽不定的往事大都随风而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14-09-27 21:08:46)
开始玩微信还不到一年。随着每天叮叮咚咚的来信提示,附近的朋友不用见面也能聊一些话题。一个群里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想说两句就搭茬,不想说话就不理,反正没人在乎你是否参与。年初被拉进了大学同学的圈子,新鲜热闹了一阵子,这会儿虽然平静了不少,但时不时冒出来的怀旧话题和那发黄的老照片还是一次次地引出了潜水的同学。群里一阵热闹一阵冷清,再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虽然单调,但那些年毕竟陪伴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成了印象最深,最难忘,梦里都能唱出来的经典曲目。经过多次精益求精的改进,后来流行全国大街小巷,乡村荒野的样板戏不但影响了一代人,也培养了一大批歌唱演员和舞者。这八个样板戏里我最喜爱的是舞剧《红色娘子军》和《沙家浜》里的“斗智”一场戏。 文革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9-12 16:54:12)
曾经有过一个梦想,把自己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合成一个集子出版,咱也弄本书出来留给自己没事看看。现在有博客了,不用排版,不用找印刷厂,不用求出版社,更不用自己买一大堆永远也送不出去的废纸在家里占地方。虚拟空间里有了我的一亩三分地,自己撒种自己浇水,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如果说还能偶尔娱乐大众一番,那我这点儿努力就绝对没白费。 小的时候就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