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2024 (50)
这次回国时间比较长,一共有两个月时间。刚到北京时只有四月初,还比较冷。大街上看到很多人都穿冲锋衣,不分男女老少,看起来怪怪的。在我的意识里冲锋衣属于户外服装,我也有几件,只在天气较寒冷的季节爬山时会穿,其它时间没有机会。城市里上班族,或者上学退休等人每天作为日常着装很让我惊讶,也很不习惯。记得以前北京城里都是长大衣,短外套,长风衣,短风衣等都很时尚啊!现在怎么了,全民户外装?一点也不好看啊,也许有点防风的作用,仅此而已。再次回到北京已经是夏天了,这回看着顺眼多了,夏天的北京年轻一族还是挺时尚的,地铁里可见一斑,街上的老太太就算了,照例睡衣睡裤上街。当然是我眼里的睡服。但各种防晒衣又是满大街,有的只露出眼睛,在北京实在没有必要。
回国用手机付款是一件大事,否则生活会很不方便。这次回国发现微信付款不工作了,顿时有点慌。无奈,只好完全实名制,护照号码就是身份证号码,国外信用卡也可以用。在杭州学会了用手机乘车码坐地铁公交,太方便了。在西安也用了,这下终于可以全国通用乘车码,不用再临时买票或者办一个当地的乘车卡。我想着回到北京以后就退掉乘车卡,也直接用手机扫码乘车好了。
可不管我怎么折腾,北京的公交码我是拿到了,但地铁码就是过不去身份认证一关。我的微信以护照号码为身份证号码,但公交系统只要我的身份证号码,不认护照号码。看来某一个环节出错了,所以我只好继续用我的北京乘车卡坐地铁。而且我还不能在机器上自动充值,也因为没有身份证,每次都要站里的人工服务帮我充值。这也就是我说过的外国人在中国总会碰到各种坑,无法预知,也无法预防,很无奈。在其他国家就没有这种事情。日本的地铁购票只认钱,充值也一样,外国人也很容易用手机扫码,还全国通用。
很自然地以为西北的饮食口味会比较重,毕竟以牛羊肉为主,口味不重能好吃吗?可事实却完全相反,北京和杭州,甚至绍兴的菜反而更咸,无论是餐馆里还是酒店早餐。我平时的早餐自认为很健康,不含盐,糖和油,因为其它时间会吃不少蔬菜,躲不开。但国内酒店里的早餐有很多炒菜,开始我会吃很多,把一天的蔬菜都吃进去。可后来不敢了,实在太咸了。从西安开始就发现西北尽管以面食为主,拉面,扯面,凉皮等都比较咸,但炒菜却偏淡,这有点意外。更加意外的是在西北吃过几次很好吃的炒菜,还放了糖,正合我的口味,我是吃淮扬菜长大的,菜里没糖我一口就能吃出来,并且马上就不想吃了。在兰州和西宁各吃了两条整鱼,白口吃下去居然正好,不咸。
中国各地美女不同,风景不同。北京看格格,故宫附近尤其多。因为年轻女孩居多,所以大都是格格打扮,皇后娘娘比较少。杭州和绍兴汉服女最多,也有穿旗袍的,衣服颜色偏浅,白娘子范儿十足,飘飘欲仙。西安大都是比较丰满的杨贵妃们,衣服颜色开始鲜艳了。她们的头饰我就看不懂了,反正都很复杂。过了兰州,尤其到了敦煌以后就满眼都是西域美女了,红色裙子最多。敦煌干热,红色更增加了火辣辣的感觉。和其它地方不同,她们的裙子一点也不保守,坦肩露背异常奔放。
北京和杭州的西瓜很甜,但瓜瓤偏软,不是我喜欢的。西北的瓜更像加州,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那么甜腻,但更脆。敦煌一带可是有名的瓜州,各种瓜不要太多,我想大概是温差大的缘故。酒店早餐每天都有瓜果,西北的哈密瓜,甜瓜,人参果等都好吃。
学点地理,我这次走过的地方都有古代名称。
大同 — 并州
杭州 — 临安
西安 —长安
天水 — 秦州
兰州 — 金城
武威 — 凉州
张掖 — 甘州
酒泉 — 肃州
嘉峪关一带 — 瓜州
敦煌 — 沙洲
这次感觉北京冒出来好多电瓶车,走在街上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了。他们最不受限制,可以走主路,辅路,人行道,小胡同,不要太自由!经常是我好好地在人行道上走着路,冷不丁窜出一辆电瓶车,吓人一跳,一点预警也没有。就在我惊魂未定之际,人家早已无影无踪了。他们是真自由,代价就是我们行人的安全感。
这次回国的格子终于爬完了。Until nex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