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入主白宫前后的照片。克林顿离开白宫时还是顽皮样,只是头髪已经完全与八年前沒法比了。
写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头髪颜色所代表的的族群认同和人为改变它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这可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说出自已想说的话,包括那些甚至连亲友都不认同的观点。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肤色不是那么容易像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北京大学校园照片来自网络
这是来自《人民日报》的关于国内数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出路的最新报道。原来以为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的机会能使新生代本科毕业生的出国热情减弱,但是这些资料呈现给我们的还是没有太多的悬念,2014届的北大和清华仍然是留美预备学校。北大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本科生毕业生仍然选择申请出国,清华和人大的比例也不低。 留美还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美国新贵族的形成。
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刚到,该杂志是已经沉落的英伦人的软实力的最好体现,但是前提是她必须着墨浓厚地谈论美国的议题。这期的封面故事比较有趣,专谈美国新贵族的形成,特别是那些贵族与常春藤等名校的关系。复印下来,让我先对封面的创意作番解读。 封面里的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总统穿着印有耶鲁字样(Y)的军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弗吉尼亚大学校园。

一位朋友写下这首我喜欢的诗,给她准备来美国留学的儿子,现征得作者同意放此分享。

时空的跨越往往是诗人创作的源泉。她儿子留学美国后,那世界上最为宽广的太平洋将会激发诗人母亲的更多牵挂,这也是我读完此诗后,想起了余光中的那段《乡愁》的原因,那浅浅的海峡和浩瀚的太平洋会起到同样的效果的。

附图为最近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纽约为殉职的华裔警察刘文健(WenjianLiu)举行葬礼,年轻太太感人致辞催人泪下,尤其说到刘文健为家中的老大和唯一的儿子的时候。据说刘警察12岁从中国移民美国,他和太太(PeiXiaChen)的姓名都是标准的拼音拼法。刘文健的父亲在回忆儿子时说,他在纽约警察局(NYPD)服役的七年期间,每天执完勤都会打电话给父母报平安。
华裔现在不仅只在大学做科研了,也有人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图一:纽约曼哈顿中城建设中的高度为1396英尺的住宅摩天大厦。图片均来自网络。
新一轮的建造热潮使摩天大楼重返她的代表地之一的纽约曼哈顿。芝加哥曾经是现代摩天大楼的发祥地,经济学上有芝加哥学派,摩天大厦的设计与建造也是由所谓的芝加哥建筑学派所支撑的,建筑学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也是在芝加哥颁发的。
图1为位于曼哈顿中城的住宅高楼,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耶鲁餐厅里的老布什总统的画像
我稍做了一番古狗调查,找到的资料着实令人吃惊。1972年至2004年32年的9次美国总统选举,每次竞选至少会有一位耶鲁校友作为总统或副总统的候选人,也就是说民主和共和两党的Ticket里面每次都有耶鲁人。如果算上竞争邀烈的2004年的希拉里(耶鲁法学院)对奥巴马的民主党初选,耶鲁在近代美国总统选举史上的表现太不寻常了,给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今晨瑞典公布的诺贝尔物理奖是授予三位日本科学家,二位是名古屋大学教授,另一位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的美籍日本科学家。今年诺贝尔的获奖工作是由两个研究组的科学家分别独立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和一家日本公司完成的,UCSB的获奖教授是在工作完成后移民到加州的,所以今年的物理奖应该是日本的荣耀。 科学家在牛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仿英国剑桥圣约翰学院建筑的华盛顿大学正门。当年的华盛顿大学前草坪给一位年轻人无限的憧憬。
在欧洲的朋友近期爱上了摄影,开始用镜头录下他们居住了十几年的欧洲古城的美。她称放在微信后院的照片中的景色为“第三故乡”,还配上了优美的文字。这些正好与现在的中秋节氛围相遇,使我很自然地想起一些初到美国时的往事,几天里断断续续写下这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日本选手KeiNishikori在USOpen中以四局(6-4,1-6,7-6,6-3)在半决赛中击败夺标热门Djokovic,Djokovic为今年世界网球排名的第一名。Nishikori现在世界排名第12,他将是桑普拉斯以来以最低排名打入美网决赛的选手。
媒体说Nishikori是首次打入网球大满贯决赛的亚洲男子球员,他应该是第二次打进美网决赛的亚裔男子选手,张徳培曾经与阿格西近二十年前(1996)在决赛中相遇过。KeiNi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41]
[142]
[143]
[144]
[1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