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6-02-10 19:45:24)

一位海外的“爱国”人士说他到了美国之后,就不看春晚了。我则不改初衷,在美国的几十年里,每年都必须看春晚。以前没有网络时都会请朋友录下来给我拷贝在电视上看,所以开始在美国的多少年里,给家里打电话拜完年后,就是等着看当年的春晚。

我己经二十多年没有机会回家过年了,孩子上学根本不可能,而我们家又鲜少有单独国际旅行的习惯,除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这位台湾教授在TED上谈男人和女人思维方式的不同,涉及不少认知和神经科学的知识。她的演讲生动而风趣,博得阵阵掌声。只是没有想到她演讲技法中还包括只说她读得是加州大学。开始以为她是伯克利加州大学或者UCLA的,结果一查,她是在UC(加州大学)里面垫底的河滨分校得的博士,读博文期间还不恰当地与在同系任教的男朋友恋爱,他后来成为丈夫。

听此视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周日在圣路易斯举行的杨奎医生的葬礼。
元月13日,在我和朋友例行的午餐即将结束时,同桌的福建男子汉看手机时的紧张表情着实把我们都吓着了:他不断地重复说不敢相信,直呼不可能,他就是这样得知并且转告了我们:他的邻居朋友在前一天去世的消息。四天后的昨天,圣路易斯社区的亲朋,还有远道从中国,加拿大和美国其他地方赶来的二百多位华人和其他美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和总统候选人BenCarson。 今天为记念马丁·路德·金生日的美国法定假日,金博士在《我拥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中的这段话似乎格外应该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有些人认为金博士是共和党人的原因,这句子是他反对实施了半个世纪的给予少数种族巨额优待的平权法案的重要依据: “Ihaveadreamthatmyfourlittlechildrenwillonedayliveinanationwheretheywi[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发现抗血清治疗效果的德国科学家vonBehring(左)和日本旅德科学家北里(右)。 我们去日本的时间是夏末,神户依然潮热,不透汗的那种热,赤脚穿凉鞋会因出汗过多脚在鞋子里都打滑。所以幸亏那里有空调,但是旅行在外总免不了去看外面的风景。我的那次旅行如果不是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能命都沒有了。

日本神户这样的城市还是有国内那种邻里的感觉,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盟军总指挥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在东京的办公室和他签署停战协定时用过的笔。

几乎所有的炎黃子孙,在观看了抗战70周年的大阅兵后,脑海里出现得最多的自然是日本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我在电脑里看了阅兵片段后,想到的尽是些跨时代的东西:那些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的日本军人;驾驶只有单程油量从日本航母起飞,与美国战机较量后,以自杀的方式俯冲到美国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校园的走廓上,看见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今年的新生名单和照片。这是一所美国著名的医学院,它在权威的《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刋》的全美最佳医学院排名中曾经最高排过第二名。我们正好可以借此公布的信息,从一个侧面分析美国顶尖医学院的华裔学生的概况。

在123位新入学的医学生中,华裔占22位(只有一位姓氏不肯定,大陆拼音的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屠呦呦在卡罗琳斯卡研究院作诺贝尔演讲,这是中国人百年的梦想。从上世纪初部分中外学者甚至认为中文本身就是影响中国人科学创造的原因之一,到今天屠呦呦用母语做诺贝尔演讲,这里面的引申意义真是太大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今年的11月6日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早晨起床前,我仍然是免不了翻手机读新闻。也顺便与打了流感疫苗而身体剧烈反应的老同学聊上几句,他因为胸痛前不久被救护车直接送到了急诊室。我自然是希望他早日有诊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没头没尾冒出一句:“今天可能要上化疗了”。我当时心是一沉,学过医的人都知道这“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与中国不同的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大概有两点,一个是美国的医学院绝大部分是研究生院的性质;另一个是从美国医学院毕业后,必须经过住院医师的严格训练才能正式拿执照行医,中国现在也在仿效美国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

大部分美国医学院需要拥有本科学位才能去读,当然现在美国直接从高中毕业去读医学院的院校有所增加。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1]
[112]
[113]
[114]
[1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