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圣路易斯最近两天降了自2014年以来最大的雪,最终可能会达到13-15英寸(33-38厘米), 现在还有飘雪和冰雨。在家沒事,欣赏Teddy在雪中奔跑的视频之余,我便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
“我们刚来美国时沒有人愿意回国,天朝爱国教育完全失败,大家拼命办绿卡。配偶里面的太太95%的坚定不回国,丈夫可能有15-20%想回国,有些在丈夫的坚持下也回去了。绝大部分海归都是出于各方面的无可奈何,爱国是嘴巴里说的,骗你沒商量。他们面对的是对孩子们的深深后悔与歉意,所以海归们又千万百计地把孩子送回美国。我现在又接触这些被动海归的孩子们,读他们的心声,惊奇地发现美国在他们幼小心灵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无限美感,那怕是只在美国呆了1-2年的孩子,美国这魔力怎么这么大?他们自然写出的东西令人动容,我总觉得他们会更认同美国的自由、纯朴与奔放的性格。太太说主要是美国的物质太丰富了,如果让Teddy回国,它首先奔跑的空间就会受限制[疑问][呲牙][偷笑]”
前同济校友会主席请求转述我的这个留言,对这些尽是真话的文字,拥有同样经历的大部分人会认同;有些人则可能觉得不舒服。但是我至少说的是我当时的所见以及现在的观察,我的咨询使我有机会直面很多人生的故事与感悟。
我还必须说明的是,我踏入美国的那一刻就喜欢上这片自由的土地,决意在这里发展和谋生。熟悉我的同学与朋友都知道,这点我沒有变化过,我珍惜美国这个充满机会的地方,所以这些感悟与我经营的升学咨询无关。
我不是为了大家留学才说这些话的,我反而经常劝学生家长不要盲目留学美国,更希望清华、北大和同济的教授们能争点气,把人才留在国内。
另外,我很大部分的学生是美国本土的,我并不是只有中国大陆的学生。我应该不夸张地说我深谙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也知道他们的运作方式。我说流利英文,书写也沒问题,打字速度与专业秘书和科班的儿子和钢琴州里冠军的女儿还有相当距离,但是比大多数美国人和老中都快。这些使我完全能胜任咨询美国华裔、印度裔、混血和白人,以后还渴望能帮助到美国黑人。
我曾经力劝我的同班同学不要从圣路易斯回国,他们不听我的而坚持决定海归,结果几年下来,在国内失望后又重新出国。其实那里的游戏规则已经不适合我们了,没有谎言几乎没法生存的环境会让我们十分不适。
我始终感恩我的犹太导师对我说的一句话:“我如果是你,我会拼命留在美国,你的那个年幼的儿子将来就是我们美国人,与我们无异”。绿卡下来的那一刻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我们在做实验,犹太导师脱下手套,与我握手并说:“这是我做的最令人欣慰的事之一”。
我对中美文化之差异兴趣很大,希望中国和美国都好,但是决不说阿谀奉承的话。在美国这点是有保障的,永远不担心纳粹SS Officers深夜来敲门,迎接他们的会是猎枪。SS为德国党卫军,天朝对应的机构大家可以想象。我寄希望那些大量在美国受教育的小留学生们,父母耗巨资让他们从高中就留学美国,他们改变天朝的那天一定会到来的,先从尊重契约精神的启蒙运动开始。
这些是国内外亲朋好友的留言:
“我们国家人太多”
“其实,国内生活的便利性是美国没法比的。物质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是,科技、文化,特别是社会制度,美国是遥遥领先。有个朋友的孩子去美国读高中,一开始不适应,上了大学,还是想着大学毕业后回国(他爹是银行高管,妈妈是中层管理人员)爹妈也希望他以后回国进入金融领域。但是,他大三的时候我再问他,他说不回国,要继续读研,以后力争留在美国。他说他想法变了,爹妈也左右不了他了[偷笑]”
“在商言商,你宣传美国好也可以理解,请注意力度。现在学成后主动回国的也不少,并不全是无可奈何,身边很多见。”
“你太太说到点子上了。[呲牙]”
“美国呆久了,回国真不习惯;”
“现在大多数情况是留学生们的心已经留在了美帝,但是身子却不得不回国[撇嘴]”
“但是在美国立足也很艰辛啊!在自己的国土里不管吃好吃坏 总有口饭吃,在自己的家园里 老人到哪里都乘车不要钱(交通四通八达:电车、汽车、地铁),任你乘坐,而在美国 你不会开车 寸步难行!”
“在国内晚上三更半夜可以大遥大摆地回家,在美国晚上九点钟不敢出家门;在国内你可以走东家窜西家,邻里间热情互助,在美国敲错了门还要遭枪击。”
“你的百分比是针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拥有高级职务的人群比例还要高。而这些人群是真正的试美石。因为这人群有超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但仍然弃梦投美。比如宋任穷的后代”
同济前校友会主席的转帖。
这组照片与此文无关,纯粹为了大家的娱乐。纽约地铁禁动物,除非动物在一个Container(容器)里。多大的动物或容器,怎么的容器没说清楚,所以loophole(漏洞)出现了,大家各显神通。Teddy会有120磅,以后放容器背都背不动,只有让他在容器里自己走。
再有就是对产品限制的规矩少,形成产品速度快,这也是美国几个大公司,尤其是汽车业把开发中心移到中国的主要原因(最近是特斯拉)。有些产品在美国的开发成本太高,尤其对startup小公司,就是在满足产品规则上。
海归朋友里凡是做产品开发或者做公司的,几乎都是成功,而且是很成功,那种美国很难实现的成功程度,或者上市,或者垄断国际市场。做研究的一般般,钱虽然比美国多,但研究上似乎并不是很满意和有理想成果,至少从他们自己的说法来看。
经济上倒都是混得不错的,包括学校里混的,孩子在国内都是上国际私立IB学校(这里的多数中产是经济上做不到的,一般要求中产上层的收入),以后来美国留学。
只有一个后来回来的,但他回去的原因是国内一笔钱的投资,很大一笔钱,却并不是他的专业。
如果享受自由,就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