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forh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如果你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正在寻找你的另一半,热心的朋友们为你介绍了两个风华正茂的女友。一个具有顽强的斗志,积极进取,发奋努力,永不言败,不断追求成功;另一个性情温柔随和,不急不躁,轻松自在,平静对待生活。你会选择哪一个人?同样,在工作中,你愿意和哪一类人做同事?我相信多数人会选择后一类人。因为这类情感稳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家之主”就是在家庭里做决定的一方。纵观古今中西方文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一般都广泛认同和接受。女权解放运动引发了家庭模式的改变,以及婚姻中权力的争夺。然而,婚姻中所谓男女平等的变化,却使婚姻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脆弱。婚姻中的“权力”“权力”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在英语里是“能够”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有一个朋友,移民美国前有着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来到美国后,不料由于语言不通,专业不对口等其他因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生活上也出现一些困难。她开始感到伤心,愁闷,但也不知如何是好。渐渐地,她失去自信,失去欢乐,失去盼望,郁郁寡欢,用一句我们大家都已经熟悉的词汇来描述她的精神状态:忧郁。有的时候朋友见此会安慰她几句,但无济于事。这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两个多星期前,朋友们把我写的文字陆陆续续地放到文学城的网站上,使得我后来也开始关注到这个网站。昨天我看到“恶俗老狼”发出的“关心我们的心理健康”的倡导,觉得非常感动:还是有人在关心着我们的心理健康。因此我觉得大家应当把握这个机会,积极回应这个倡导,努力为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意义,我们华人的确没有足够的认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一个从非洲来的黑人女大学生,她想找一个白人丈夫。但是她知道这有很大困难。于是她在跟同学朋友一起散步的时候,对大家说,我要找一个白人丈夫,请帮助我。偶尔被别人邀请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她也抓住每个机会请人家为她介绍对象。好多人笑她是疯子,她也不介意。后来,有一个人被她的追求所打动,真的为她介绍了一个白人青年。不久,这位黑人女学生如愿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龙应台写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让我们看到一个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以前“从没有认识过的一九四九。”这本书展现出的是上一辈人的“颠沛流离、生死离别、一生动荡、万里飘零”的画卷;令我们感受到“一整代人‘隐忍不言的伤’”;留给如今“在和平中,天真而开阔中长大的一代”一个大大的思考题:“一九四九”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意义?如今,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9-24 16:26:40)
我的驾照确实得来不易。那是我前前后后经过八次考试才拿到的。

其实,我考的分数还蛮高,第一次考了八十六分,但差点撞上另外一辆车;第二次考了八十三分,但又差点撞上一个行人。。。好不容易在第五次考试之后拿到驾照,一开车出门就碰上警察,说我的驾驶技术不过关-----重考!
我第一次练习开车,先生在操场上给我讲解了一下操作要领,我一下子就把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人和华人对待家庭伦理道德报道的反应不太一样。南卡罗来纳州州长马可桑福德的性丑闻一度成为美国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热门话题。专栏作者伦纳德皮茨在西雅图时报撰文说,像桑福德这些社会名人,包括总统竞选人约翰爱德华,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前任总统克林顿,以及宗教领袖杰西杰克逊等,在被媒体曝光以后,都用一句“我犯了一个错误”为措辞,算是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某地有位亿万富翁妈妈因“教子有方”,被当地评为“双合格优秀家长”,并受到中国畅销杂志《家庭》的采访。署名“旷野”的作者惊赞十三岁的孩子已经像个“小大人”,并在该杂志撰文,高度赞扬这位富妈妈“成功的家教理念”之下的“三招育儿经”:生存、操行、竞争。文中说,富翁妈妈为“强化孩子的生存能力”,在儿子四岁的时候,就对儿子“进行严格管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9-24 15:52:58)
用恩典膏抹和浇灌婚姻(1)从一个将军的故事说起中国电视连续剧《大校的女儿》剧情中,有一位从士兵到将军的成功男人,一直在婚姻和爱情的问题上痛苦地挣扎着。这个来自农村的汉子,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由父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在艰难的困境中让他读完了高中,又参军入伍。凭借自己的努力,他从一位无名小卒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在个人生活中,他虽然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