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博文
本意是想找安倍在美国国会演讲全文评论两句,但是竟然意外地发现居然找不到合适的中文翻译全文。好不容易在新浪上发现一个,还是从英文翻过来的,也就是歪曲后的再歪曲。 对照中日文,发现那些本来不存在的溢美之词被随便地添加在中文译文中,如果说这只是为了行文流畅,那么那些关键之处的粉饰,足以让只看中文的中国网民们理解成其它意思。 外交辞令最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八)吃下智慧果,告别伊甸园 圣经中说人类偷食禁果,获得了智慧,但被赶出了衣食无忧的伊甸园,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历程。当传教士向信徒们宣讲这件事是如何的糟糕,无论如何削尖脑袋也要往回钻时,有几个人想过,如果衣食无忧的代价是无法获得智慧,那么伊甸园真的那么值得留恋吗? 在前面,我们谈到科学从逻辑上讲其实并不是十分严谨,请注意,笔者这里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但凡美国有那么一点点诚意真的想要放倒中国,日本那就是一个铁杆。
现在连日本都想明白了,“美国你ya这是在玩我呢”!
美国一面压日本加入TPP,
日本媒体避重就轻,告诉国内,TPP谈不拢只是农产品关税问题,而实际上TPP最重要的部分是绝密的,那就是个国家失去对企业自主管理权的彻头彻尾的不平等条约。
如果这种条约都能签成。里面没有利益交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前两天看到北美崔哥呼吁大家大耍无赖,搭救梁警官的帖子,感觉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大家只是把崔哥当成单口相声演员,就图个乐,那也没什么,问题是崔粉的存在和崔哥自身的膨胀(看过崔哥博客评论回复,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人真的把那些调侃付诸实施,那可就真的不是那么回事了。于是,想写些东西,谈谈看法。可就在这时,突然,“kuang”的一声,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柴大记者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最后再谈几句 1.柴大记者的动机及合作者(就是所谓的幕后,包括资金来源)或许有可质疑之处。
2.但是,她做了记者应该做,而其它记者或许是由于不敢,至少是实际上没有做的事。对人当厚道些,诛心大可不必。
3.如果西方选择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发起攻击,笔者不会感到奇怪,毕竟环境问题是中国目前的短板。
4[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穹顶之下》拍摄的资金来源,按柴大记者自己说是自费100万拍摄。然而,现在网传《穹顶之下》的拍摄有美国福特基金会出资赞助,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这水可就深了。从片尾的鸣谢中看到有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列在其中。
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美国福特基金会1970年出资40万美金建立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阅下面的网址:
https://www.biggreenradicals.com/g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过《穹顶之下》,想起了春晚那些关于“点赞”的采访视频,我现在知道该给谁点赞了。和满大街追“点赞”的所谓记者相比,柴静女士至少干了记者该干的事,无愧于记者二字。
《穹顶之下》用大量的素材,说出了一件事,雾霾是人祸不是天灾,治理雾霾并非做不到,实在是不做到。
《穹顶之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热议。反对柴静女士观点的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假期结束了,咱又不得不打道回在国外的那个府了,又要回到那如机器般运转重复的日常生活中去了。 自己有时也有些困惑,自己的家到底在哪里?记得,出国一年后的第一次回国探亲,一觉醒来,国外一年间的生活有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感,感觉好像那只是作了一场大梦。这种感觉直到今天仍然印象深刻。而在国外待得久了,这种不真实感已经调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现在人们看电影,往往更注重场面,拍电影的注重票房,而其中的思想性与情节合理性反倒变成次要因素。 《Fury》在对待战争的观点上与《拯救大兵瑞恩》截然不同,甚至相反。 《瑞恩》是告诉世人,战争使人变成魔鬼,你不杀人,人就杀你,战场就是地狱,可以说是明确的反战思想。但《Fury》就比较复杂,虽然也说你不杀人,人就杀你,但话锋一转,来了个所以见人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最近日本出件奇葩级的法律纠纷事件,估计够得上哈日族和烦日族在网上互殴的了。咱就权当个故事听吧。听故事之前先补点基础知识,日本是三权分立,国家和法院相互独立,不是一回事。 说长崎县有个諫早湾,国家一想,我筑一道防潮堤,把水排干了,海滩的地不就可以开发利用了吗?想种庄稼也行。如果不想把水排干,防潮堤设个闸门,打开就和大海连通了,关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