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2-05-18 13:32:43)
来信发表于2010年05月27日由黎京这是一封中学同学的来信,当时保持在某个移动硬盘里,后来居然忘记存在哪里,早就想找出来放进我的博客,却因家事太多就拖到现在。今天整理硬盘时发现,丝毫不敢耽搁,立马复制下来放进博客保存。这可是历史的记录啊,不能丢失。我跟他是中学最好的朋友,后来我去内蒙才断了消息。期间曾经见过一面,后来又天各一方。他是看到我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5-17 08:35:59)
平安夜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由黎京2008年12月24日。蒙蒙的似在下雾,冬天的寒意把潮湿的空气浸润成细小的颗粒,从大西洋海岸飘过来的浓郁灰色的云层显得异常低矮,虽然刚过中午,高速公路上能见度却很低,快速行驶的车辆都大开着车灯,急速而匆匆地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赶去。车灯被水雾反射成一团带着光晕的黄色、红色的环,在灰色的世界中像幽灵般带着呼啸在我们车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6 08:31:51)
“学而优则仕”小议发表于2011年11月21日由黎京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这一论断确实有它的道理。一个人读的书多了,眼界开阔,修养丰厚,对于保持良知,做个好人,大有帮助。做好了人,加上知识丰富,脑筋灵活,再来管理国家大事,这对于国与民来说,真是莫大好事——后来各国继承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大约都是遵循着这个道理吧。不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5 13:03:32)

传奇人物曹石峻发表于2011年09月28日由黎京传奇人物曹石峻说明:2007年岳母因病住院。我四月回国照顾老人。大约是五月份,岳母出院后告诉我,她正在写一篇文章,是关于曹石峻的。初稿已经写好,但因每次想修改,只要一想起那些往事就激动得睡不好觉。因此一直放在抽屉里没再动笔。其实这篇文章是岳母和我舅妈李珏一起回忆后写出的初稿。我听说后觉得这可能是岳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1 13:27:24)

迷茫的杭盖发表于2011年09月24日由黎京那座山显得并不高,快到半坡时,直立的山崖拔地而起,垂直的峭壁似鬼斧神工刻画出尖利的崖壁和笔划丰满的岩石裂缝。山崖表面蒙上了一层糙杂的红,峰顶却如刀削般平坦,从远处看真像一块打铁的砧子,这就是都沁乌拉——铁砧山。顺山势而下的草坡一直延伸到河边,被那细细的河水分成两半。小河有个好听的名字,牧人们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5-10 14:09:32)

过去的鬼节发表于2011年11月21日由黎京11月1日这天在欧洲被称为万圣节,我们简单,叫鬼节。每年到这时,都有假期,我却不甚了解这个节日的来历,初时觉得指定是与天主教有关,循规蹈矩的认定欧洲的假期几乎无不在享受天主恩赐。即便这样,还是有疑问,为什么每到这一天,满大街的鬼影忡忡,不知道是要吓鬼——我比鬼还更鬼,于是吓得鬼不敢来;还是吓人,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5-09 13:34:13)

感恩发表于2006年08月22日由黎京朋友来欧洲学术交流,周末约我去荷兰转了一圈。说不上游山玩水,水是有的,可是没山,几乎是一马平川。先是沿着海岸线行驶,经过荷兰的小村便停下来,照几张相片。最终的目的地是阿姆斯特丹。逛完了鹿特丹,又要去海牙,想看看国际法庭。那里我虽然去过几次,可每次面对荷兰城镇里纵横交错的街道,我都会感到茫然,城市在二战中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08 14:53:11)

其一发表于2006年10月03日由黎京 怀念母亲                ·黎 京·今天是10月1日,是母亲的生日,如果老人家还在世,也有86岁的高龄了。三年前春天的一个清晨,突然接到表姐的电话,告诉我说:五姑不行了,你快回来吧。记得那天是星期六,一般旅行社都是半日上班。太太上午跑去几家旅行社询问票价,总算是买到了芬兰航空公司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07 14:22:12)

由绘画引申出的胡想发表于2006年11月26日由黎京朋友把欧洲比喻成一幅画工精美的油画,而中国则是一副写意深含的国画,这点我很赞同。初到欧洲时就早有同感。
记得那天,一位老神父带我们全家到比利时南部作客。汽车穿越过一片森林,时置深秋,满目层叠的色彩聚织在道路两旁,枝杈交汇在头顶,就似巨大的,用树叶编织成的半圆型花环,构成一条斑斓的胡同,深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06 13:55:00)
69年之春发表于2008年12月01日由黎京69年之春那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年代,幻想我们的未来。可谁又知道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小学、中学,然后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理想和抱负始终支配着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一切,成为主导。幻想中的东西总是不实在的,也在幻想中不断充实、变换,也就变得更加光怪陆离。却充满了生机。草原、森林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进入我的生活。突然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