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美国的总统不容易,因为很多人都想做,要挤破脑袋想断肠的,还需要是在本土出生的公民,门门都得C。但要复制一个总统,就相对容易的多了。随便用一个金属的破罐头瓶子,撕去标签,洗净了内脏,外面裹上白纸,算是身子。上面粘一块洗碗用的方方面面的绿海绵,导垃店里买的,一块钱24块那种,浅颜色的那一面,用浆糊毡上黑纸剪做的鼻子眼睛,左眼比[
阅读全文]

[转帖者按]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九卷有“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章,介绍唐朝的诗人李白,让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草诏吓蛮书的传奇故事。其实在当代抗日史上,确实有那么一位高人,不生在东北,而在云南边陲。结尾一句大中华民国,震耳欲聋,胜过三百门大炮!《复田岛函》田岛阁下:来书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藉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
阅读全文]

看国民党时期大陆历史,常常看到快邮代电这个词。不知具体是指什么:公开信?公告?介绍信?特快专递?电报?报纸通电?好象又都不是。《张学良的红颜知己》上面说:我记得1938年东北大学迁入四川以后,有一批校友在抗战最关键的时候,筹划着要发起一个向蒋先生吁请释放老校长的通电计划。当时,我们这些穷学生无钱去印刷这份快邮代电,学生们就找成都的私人印[
阅读全文]
薛寅轩 先由我被征入伍说起。中华民国施行征兵制度,是由民国二十五年先在河南开始,成立豫南师管区,十月间开始征兵,征服兵役办法是家有兄弟三人,即应征一人,这时地方实施保甲制度,村庄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甲有甲长,保有保长,保上面是联保,设有联保主任,我们这个联保,共应征六人,我是其中一个,应征者中,家庭环境较好的,大多花钱请人代[
阅读全文]
三十、剿共虚晃一招 造假本事一流李宗仁的血口喷人、无中生有,特别表现在对蒋介石人格的恣意诬蔑,他说蒋“对共军围而不剿,一任中共在其直接统治的省区内坐大”“共军入湘之后,中央军本可南下截击,而蒋先生却屯兵湘北,任共军西行……当共我两军正打得血肉模糊之时,中央追兵却在湘中一带作壁上观”。他还大肆吹嘘白崇禧指挥桂军在桂北边境以寡敌众,使[
阅读全文]

十九、对胡宗南将军的恶意诽谤对于蒋介石另一爱将胡宗南,李氏诬称“精锐部队六十万”“马(鸿逵、步芳)军渡过泾河后,胡宗南因蒋的密令,不肯出兵接应,驻扎西安的空军亦不见影,致马军为共军所乘,损失极大”“胡宗南部精兵四十万人,一枪未发,便土崩瓦解。”其实,戍守陕甘的胡宗南部先后因奉令援救许昌、太原、徐蚌而抽调过半,其时补充兵源已断,粮仓接济[
阅读全文]

十、日酋坦承抗日力量以黄埔军人为核心 李宗仁对政敌的恣意丑化,表现在拾中共之余唾诬指蒋介石“应付失策,抱不抵抗主义”“挟寇自重,对日寇持不抵抗主义”(39)。设若蒋介石“抱不抵抗主义”,八年抗战中,国军怎会死伤官兵三百廿一万六千多员?阵亡将官二百零六员,包括集团军总司令两员、军长八、副军长二、师长十九,以上三十一员全系国民党党员,都是中[
阅读全文]

转帖者按:《黄花岗》杂志2004年第十一期转载大陆学者黎望树的文章:天下第一谤书:李宗仁回忆录。系统地剖析了这一影响大陆民众史学界数十年的所谓历史见证。例如文学城的温相曾有一文,说十五岁时开始读李宗仁回忆录,受影响颇深,可为印证。这篇文章,似乎坐实了一件事,即卫立煌是中共的间谍,因此林彪元帅在辽沈战役中的作用,就应该大打折扣。还有[
阅读全文]

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李觉将军,一个是国民党的中将,曾任国民党第七十军军长、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和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等职的湖南长沙人李觉。一位是解放军少将,曾任驻藏第十八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和解放军核武器研究院院长的山东沂水人李觉。这里介绍的是第一位。一、邓小平张云逸贺龙萧克均曾为手下败将李觉(1900-1987),因出生于云南,故字云波。又名淑志[
阅读全文]
[这是一个转帖:]作者:开心老爹人们一般提起广西,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就会想到美丽的漓江、象鼻山、七星岩等等美景。但是就在桂林城下,曾经爆发了一场令日军震撼但却被国人遗忘的战役——1944年桂林保卫战。
如果是问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哪次战役最残酷最激烈,可能有人会说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战役、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