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三月,经济部长赵耀东宣布实施“局部、计划性自由经济政策”,逐步取消对台湾工业的保护。同月,费希平等七位立法委员上书希望政府重视人权,特赦政治犯和开放党禁。同月,国民大会选举蒋经国和李登辉分别为第七任正、副总统。四月,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宋楚瑜在立法院表示,言论出版自由应尽社会责任,不能违反国家利益。五月,蒋经国重申“[
阅读全文]
一九七六年九月,台湾经济研究院成立。同月,蒋经国发表“告大陆同胞书”,号召大陆同胞、中共干部、官兵及驻外人员“抗暴革命”,他称:“中国国民党是不问阶级、不分彼此、只讲大是大非、全民的民主革命政党。每一个奋起抗暴的大陆同胞,就都是国民革命的精神党员!每一个觉醒反共的共党干部,就都是国民革命的精神斗士!每一个起义自救的共军[
阅读全文]
美国利用美援迫使台湾领导人实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改革,如接受美国的“自由经济”,由扶助官营企业转为促进私人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美国的压力下,台湾政府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公布了包括改善私人资本投资环境、促进出口、限制国防经费等“十九点财经改革措施”,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国民政府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七二年连续[
阅读全文]
5)泰源暴动案一九七0年二月发生的泰源监狱事件的参与者主要为台独运动的政治犯,他们联合驻守该监狱的台湾籍官兵五十人以及当地的台湾原住民知识青年等共一百二十余人,计划从监狱起事,夺取陆军轻装步兵师的武器和在台东的海军军舰,占领广播电台并广播预先录好的“台湾独立宣言书”,然后联合部分原住民到山区打游击,最终发动全岛革命,推翻中华民国[
阅读全文]
一九九七年,李为抵制日本政府藉亚洲妇女基金会企图与台湾慰安妇私了,发起义卖,再次拍卖自己收藏的字画古董,包括胡适送的书法作品等,总共义卖了三千八百万元以资助台湾慰安妇,轰动一时。台湾实现民主化后,李反对民进党以及台独的主张,主张两岸举行和平谈判,实行一国两制和台海两岸统一,他还反美、反日。二000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新党邀请并非新党党[
阅读全文]
殷在一九五九年所写的“胡适与国运”中有一段:“念忆过去的事物,诚然可以填补若干人现在的空虚。然而,何有助于打开今后的局面?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时,‘哭灵牌’又有什么用?孔制诚然维系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但它也僵冻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到头来,我们因此失去适应的能力。如果中国底传统教条或孔制果真是‘救国’的灵丹妙药,那么中[
阅读全文]
炮战开打后两个月,美国情报部门在十月二十八日研判大陆并无夺取外岛的意向。大陆若想占领金门,不会采用全岛滥炸的战术,而应有海空军和两栖部队的协同作战。解放军不登陆,飞机不轰炸,打法毫无战术或战略上的章法可言,只是一种炫耀性的火力展示。炮击的动机是试探美国的反应、分化台湾与美国、贬损台湾和美国的声誉、突显大陆的军事实力以及打击台湾的民[
阅读全文]
八二三炮战一九五八年中东事件(美英两国分别为支持黎巴嫩和约旦的亲西方政府而进行的武装干涉)发生后,毛泽东于七月十五—十八日在北京怀仁堂召开中共中央军委紧急扩大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毛在会上宣布:“大家都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中东,最近那里很热闹,搞得我们远东也不太平。人家唱大戏,我们不能只做看客,政治局做出了一个决定&md[
阅读全文]
台美关系从一九四九年中至一九五0年初,美国当局数次开会,反复讨论国民党政权能否得救。会上分为两派,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O.Bradley)认为,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屏障,失去台湾,菲律宾和日本将会受到威胁。他强烈主张派遣美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蒋介石守卫台、澎。国务卿艾奇逊(D.Acheson)则不以为然,他说即使美国介入,也无济[
阅读全文]
一九六四年
二月,陆军成立“射线中心”以适应未来的核战爭。
七月,台美签订“改进台湾省学童午餐协定”。
十月,台湾省政府供应学童营养午餐计划开始实施。
十二月,台湾政府教育厅通令高级中学文化教材以《论语》和《孟子》为主。
一九六五年
二月,台湾土地资源开发委员会成立。
三月,行政院通过“民生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