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京都城建完全参照唐代长安已是众所周知的,就是中央主干道全长约5公里也和长安朱雀街吻合,这样一个南北东西通道呈围棋棋盘似直角是千百年来“活着”的历史。坐落在主干道西侧的世界名胜二条城似乎蓄意要和这棋盘过意不去,我们驱车开进二条城指定停车场,这个夹在城廓线和主干道之间的狭长区域里,车越往里开,停车位子变得越少,以前在书上读到过二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何谓信仰?严谨地说就是对人事物或概念的坚定不疑的信念。信念之后可以是宗教背景,也可以是世俗的政治背景。
罗素认为,任何一种信仰缺乏理性,所以都是有害的。当情感压制理性时,信仰只得通过宣传或者武力来维持。或许我的思考角度和罗素不同,曾经人类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奇迹都是在坚定不疑的信念下,即在信仰下而实现的,至少这些奇迹是文明进步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被归在李白账上的,风格绕过五代花间敲打两宋的名句在告诉后人,尘封的历史可以刻在墓碑上,也可写了在史记里,更可能留在古建筑,浸湿在古道旁。后人在辗转反侧的古迹前,通过意识会回到过去的时光和前人对话,看到前人的一颦一笑,只要有足够的专心和意志。
坐落在清水寺北部山麓角的一片寂静树林间,靠着一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2-31 00:21:11)

自古有“诗言志,文载道。”诗词常被今人捧为文萃,却少有人在意六朝。诗在于高大,词隐喻深远。南宋蔡伸写有最短小词《苍梧瑶天》: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辞旧迎新之际,余试笔《苍梧瑶晴》期盼与两亲团聚。本家姓俞,借“渔家”谐音指老迈父母,愿癸卯年了却三年之久心愿,词曰:
晴,又似春风绿浦江。两鬓霜,渔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在为本文立名时,原意是走过三年坂,站在清水寺的大舞台上。当我阅读三年坂这条音羽山清水寺参拜道的历史沉积和其在佛教寓意时,越发觉得以前对这条道的认识竟肤浅地停留在文化古迹,越深究越感受到其中深不可测,从地理上它涉及到从清水寺到八坂神社至六道寺大片山地,从佛教教义上它印证了清水寺寺院宗派和寺院伽蓝的格局。于是我取“超度”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洒在京都鸭川河畔的花见小路,在灿烂已逝的霞光碎金中,出现了一些优美而寂寞的身影。她们装饰精美,脸颈粉色洁白而无表情,一手捧着裹包一手压着裙边迈着小碎步,唯有残阳不舍地拂过被搭肩上衣领衬托的白皙颈子,却留不住很快消失在花灯初上的料亭茶屋之中的身影。但愿多年以后还能浮现起二十八年前的梦幻记忆。
我和妻在花见小路街坊口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喜爱竹林真有好些年头了。记得多年前驾车开往熊本菊池的山路里,偶遇一片竹林兴奋不已,许久待在林子里不愿离去。儿时学画,毛笔稍沾点墨侧笔划出去就可得节节竹子,添几笔浓淡竹叶分出远近,似乎画竹最能上手。大约前年有一次看电视,京都风光片里竟出现一片竹林愣把我看得张着双眼哑口无言,28年前独自一人游京都怎么没遇见?一查究竟这片竹林就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离开金阁寺后山池塘,雨大了起来。山坡旁有家茶寮,饮茶的旗子都被雨水浸湿得卷在一起,给茶客闲坐的长椅早已湿漉得滴着水,透过窗口的灯光无精打采,两旁树林茂密似乎可以听到每滴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真可惜了这片幽静。
雨水不住地冲洗车身,窗上水帘已将外界隔离在视觉之外,只有车上的音乐安抚焦虑之心,当雨势减小时,几个月后再回忆起这场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横空出世后震动了日本文坛,它通篇煽动死的魅力、毁灭的壮观,集中炫示了三岛的独有的“毁灭之美”,他借书中主人公沟口,宣泄了一种对“美”的自私占有欲之极致,将“美”彻底摧毁,留在自私的心里而拒绝分享给世间。在1950年的金阁寺焚烧事件里是一个纵火犯的精神病态,在三岛小说里是揭示人性自私的阴暗面,三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早醒来冲了一回澡去楼下大厅就餐,小易已昨晚回了大阪,今天开启“老两口”漫游京都。我选定这家饭店下榻除了它在五条闹市区拐角,主要是早餐好评,面包是现烤的。进了早餐大厅,新出炉的面包香令人唤醒食欲,记得刚来日本在横滨一家面包作坊打工,师傅就常说“酒是老陈的好,面包是越新越好吃。”多少年过去了,每每吃到新鲜面包总是想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