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啊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近读澳大利亚的主持人拉莫娜•科瓦尔的一本书,《探索孤独斗室的灵魂》,是本作家访谈录,其中包括28位著名作家的访谈。这些被采访的作家里,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熟悉的有几个,其中有索尔•贝娄,不熟悉的有一大堆,数也数不清。
在采访索尔•贝娄时,可能为了调剂气氛,拉莫娜问了一个有关贝娄作品里女人穿的浣熊皮外套的问题,问题有点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邮差》【美】查尔斯•布考斯基
小说情节很简单,讲述一个人开始做邮递员,后来又做分信员的故事。非常好看,文字平实深刻,平实似一把泥土,深刻让人寒冷刺骨。布考斯基不愧也是个诗人,小说里频繁闪烁着诗性的美感,细微精致,而又似若即若离。
读了这部小说,一改我对布考斯基的糟糕印象,因为之前读他的《苦水音乐》,感觉确实不怎么样,甚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读了两本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书,《无聊的魅力》和《拥抱似水年华》。开始读时还带着一点小兴奋,作者的中文译名不错,透着一丝英格兰的浪漫情调,正如诗人兰波,名字都荡漾着法国的韵味。读后发现,这两作品纯属心灵鸡汤,大感上当。其肤浅的感悟和说教,承袭了畅销作家一贯作风,魅力全无,只有无聊。
当然,也不是全无是处,偶尔会有几个稍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口没遮拦的人》——贝娄
一封巨长巨长的信,从头写到尾,就成了这部小说。
开始还行,围绕“口没遮拦”这一主题展开,貌似诚恳地检讨自己信口雌黄的恶劣行为。到后来就越扯越远了,掺合进不少杂七杂八的事儿。读着读着,俺慢慢走神儿,身边“鸡毛蒜皮”的琐事也随之过起了电影。上个星期,我们部门稀里哗啦一下子裁了六个人,我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自我是由你自身的小扭曲和谎言组成的安乐窝”---诺曼·梅勒
《已故的帕斯卡尔》--【意】皮兰德娄
因经济矛盾和家庭矛盾,一天,他一声不吭,舍家弃妻。跑了。在外晃荡一大圈回来,发现家里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于是将错就错,改名换姓,装为另外一个人,在另一地方混了两年,风生水起,志得意满。但是,虽然又收获了爱情,心却七上八下,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利用几个周末的空闲时间,终于看完了罗贝托·波拉尼奥的《2666》。
*
第二章《阿玛尔菲塔诺》
讲的是一个小知识分子的遭遇。
P196,呈现主人公无意思画下的图,然后作者加以有意识的分析,似荣格的套路。主人公与爷爷幽灵的对话,似又是荣格的惯用伎俩,我猜作者也许是荣格的粉丝吧。
文中提及“三条腿的桌子“,我似又看到伊莎贝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讲一位吃软饭的年轻人的彷徨与苦闷,他有才华,长得似乎也讨女人喜欢,他画画,他写作,他辗转于各个女人,然后始终逃不了现实和内心的重重矛盾。这篇小说颇有点自传意味,作者的写作手法相当现代,即使现在看来,也不输给当代的作家。如果不太纠结小说的内容,而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这部小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太宰治,日本&l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读了荣格,我的梦有了古怪的彩色;读了萨特,一张皱巴巴的纸也能让我忧伤;读了大江健三郎,脑袋里净是绿绿的森林;读了村上春树,任何狭小的空间都让我窒息紧张;读了马尔克斯,我想骑上神马,在浮云中寻找一颗真实的雨滴;读了胡安·鲁尔福,我想和庄子那锈迹斑斑的灵魂唠唠嗑说说话;读了川端康成,突然觉得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遥远;读了渡边淳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的生活就是从我生活的真实情节里伪造自传,虚构历史,捏造一个亦幻亦真的存在。
-----菲利普·罗斯

夜里,我遇见了魔鬼,还有好几个。红魔鬼全身是红的,黄魔鬼全身是黄的,蓝魔鬼全身是蓝的,当魔鬼们聚在一处的时候,瞬间就变成了一只大个儿的白魔鬼,脸盘也陡然大了三倍,吓了人一跳,那大大的眼睛白白的脸,跟范冰冰似的,皎洁的月光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7.13从多伦多出发,奔QuebecCity,开车8小时到达。在GPS的顺利指引下,找错了住宿地点,初战即晕,原来是错写法语的Rue为英语的Road。不过,走错的地方风景倒是怡人,依山傍水。再整旗鼓,重新寻找,1小时后到达预定的Cottage。附近小店买啤酒,小酌后早歇。
7.14去QuebecCity老城,忠厚老实的GPS引我们至一个四星级停车场,$30停一天。在老城广场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