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1870年代华人在昆士兰北部白马河的淘金生涯 白马河金矿的发现与淘金热 昆士兰(Queensland)在1859年从新南威尔士(NewSouthWales)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殖民地,成为当时英国在整个澳洲的六个殖民地之一,亦即华人通常所说的六省之一。在此之前,昆士兰的发展较为缓慢,开发主要集中于其东南部地区;随后才逐渐勘探中部和北部地区,以确定其整体的发展。北部地区虽然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历史决不能忘记: 战后被澳大利亚军事法庭判刑的台籍日本兵战犯 图片说明:1945年12月20日,澳军设在婆罗洲纳闽岛的审判法庭,正在对日军婆罗洲战俘营看守队的小岛中尉(左二)进行审问。被判刑的大部分台籍日本兵战犯都是这个战俘营的看守(或者叫监视员)。照片来自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澳大利亚负责西南太平洋战区日本战犯的审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从淘金工到富商:昆士兰烟尼士非炉埠的开拓先驱谭仕沛 上:烟尼士非炉埠(Innisfail)在昆士兰州的位置;下:从谷当埠(Cooktown)南下,经坚时埠(Cairns)到烟尼士非炉埠(Innisfail)的地图。从谷当埠往西南,可见白马河(PalmerRiver)金矿区遗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澳大利亚昆士兰(Queensland)北部开发的浪潮中,一大批来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华人涌入该地,不仅仅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澳华同体的朱俊英:澳大利亚首位认同中华文化的参议员 澳大利亚联邦在1901年成立,以众议院和上议院作为立法机构。1913年,一位已在塔斯马尼亚省议会任职4年的议员,成功入选联邦参议院担任参议员,由此一路连任,直到十年后因病逝世。自进入社会,这位形象威猛的欧罗巴人便以自己具有华裔传承为傲,且能操说流利粤语,也会官话,并一直为在澳华人争取权益。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澳洲热带高原台地的“中国人内战” 1911年10月10日中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结束封建帝制,进入共和时代。 可是就在上述中国革命成功,结束南北内战对峙的这段时间里,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高原台地上的华人社区,却在1912年2月爆发了一场当地传媒所宣称的“中国人内战”。究其原因,显示其与中国辛亥革命的结果相关,当地媒体将其视作革命党人与满清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澳华家园》第9期 一位认华人为祖先的西人议员 ThomasJBakhap(朱俊英)胸怀华人放眼澳洲,把中华文化与澳洲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华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可忘却的历史 ——战时新不列颠岛中国抗日战俘(四) (续上期[三]) 四、战后获救与遣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太平洋战争以盟军全面胜利告终。但因新不列颠岛日军需要等待东京的指示以及处理相关投降的谈判,直到9月10日,澳军才登陆亚包进行接收并解救盟军战俘。7天之后,即9月17日,澳军才正式报告在亚包找到并解救了幸存的748名中国战俘,[1]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可忘却的历史 ——战时新不列颠岛中国抗日战俘(三) (续上期[二]) 三、罄竹难书的苦工生涯 新不列颠岛是典型的热带岛屿,植被茂密、地形复杂、瘴气弥漫,也是战时盟军与日军争夺的重点之一。该岛虽经德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经营了几十年,这只是就点而言,但从面的角度,总体来说还是处于原始状态。1943年底盟军登陆该岛西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尽管击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可忘却的历史 ——战时新不列颠岛中国抗日战俘(二) (续上期[一]) 二、地狱般的航行 1942年12月,日军将来自南京和浙江的中国战俘分批在上海押上船,运往新不列颠岛。 根据李维恂少校当年在亚包战后战争罪犯审判庭的证词,以及在1946年1月12日给交警第十八总队总队长郭履洲将军的函件称,从南京出发的1000名战俘,“至十二月二十一日被迫在沪登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可忘却的历史 ——战时新不列颠岛中国抗日战俘(一) 1941年至1945年发生的太平洋战争,是日军与盟军之间的钢铁较量,残酷异常;而于西南太平洋的一串岛屿,则是盟军和日军陆海军竞相争夺和殊死较量的绞肉场。可是鲜有人知道,还有那么一批中国抗日将士,作为日军的战俘,于盟军与日军在西南太平洋那片区域的洋面与海岛上铁血较量的过程中,在那串岛屿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