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杰出的华人建筑科学家林标培
洪丕柱有教授职称的人在某些国家可能多如牛毛,但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中却罕似凤毛,往往一个系科、一个学院才一两名。而华人学者,不要说是教授,能当上副教授就很不容易了。但林标培(BillLim)就是澳洲名牌大学中为数极少的华人教授中的一位。他不但是昆士兰理工大学教授,而且当过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在仍担任著建筑学院的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典范长存
──林四郎先生生平点滴
王逸华现在提笔写敬爱的林四郎先生时,他的容貌、神情历历重现眼前,如此逼真清晰,恍如昨日我们依然还在亲切地交谈,如此温馨怡然,我不敢也不愿相信,转眼之间,他已离开人间四年了。林先生是1995年7月19日犯突发性脑溢血病去逝的,享年62岁。林先生生前是台湾的侨务委员,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因此,告别仪式以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治学严谨桃李满园的吴缉华教授
吕武吉吴缉华(Chi-huaWu)教授,一九二七年十月十八日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及诲人不倦的导师。早在一九七四年,吴缉华教授便应澳洲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远东历史系的聘请,以高级研究员身份来到澳洲,在该系从事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教学,成就非凡;并指导博士研究生进行中国问题及历史方面的研究,桃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吴精祥中医师
卢院芬1930年,吴精祥出生于新加坡。家里除父母之外,尚有一妹。其祖上早在十九世纪便由中国福建省移居新加坡,至吴精祥这一辈时,已历数代。1949年,吴精祥考获英国殖民政府的剑桥离校文凭,三年之后,得以奔赴澳洲墨尔本继续深造,攻读会计系。毕业之后,曾在多个商业及政府机关的会计部门工作,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会计领域里工作了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架起澳中友谊的桥梁──巫贵林先生小传
粟明鲜巫贵林(TomLoy)先生在布里斯本华人社区中是个知名人士,而在与澳洲有来往的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各级机构中,更是名声在外。自一九五十年代开始,巫贵林先生就致力于推动澳洲与中国之间的民间的友好往来,并在当地澳洲人中间积极推动对中国的认识,促进两国间的往来,做出了贡献。现在,巫先生虽然退休了,仍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吕炳伦先生小传
王逸华在布里斯本华人社区,吕炳伦先生是信誉卓著的嘉宝行东主,昆士兰华人宗亲协会第七、八、九届会长(1990年,1991年,1992年),目前是该会荣誉会长。他白手起家,热心公益,乐善为怀,是华人后辈学习的榜样。越南兴业吕炳伦,1921年出生在广东鹤山,现年79岁。吕炳伦双亲早逝,这使他从小就养成独立敢做的性格,也使他早熟。当时,自上个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侨界闻人李绍晟小传
阮霞引言李绍晟(WayneLee)先生,笔名弘力,1934年出生于中国广州,1950年来到澳洲,现居于布里斯本。1957年,李绍晟毕业于昆士兰大学工程系,此后分别任职于断山钢铁公司(BHP,即BrokenHillPropritaryLtd)、恩赛德化肥农药公司(IncitecLtd)。因成绩卓著,1987年被列入澳纽工程界名人录。李绍晟中英文俱佳,爱好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曾用中英文发表过许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献身侨务的华人翘楚──司徒德钧先生
如之散布世界各地的华人,由于有宗族家国的认同,在这种文化意识的深远影响下,虽然有不少人入籍了他国,却没有忘本,仍然是一片丹心─胸怀家国,念念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清末以来,特别是八国联军之役后,沿海岸的华人纷纷移居东南亚和世界各地。这些飘泊海外各地的华裔,总想著落叶归根。他们辛劳一生,培养了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言:昆士兰华人与多元文化
粟明鲜
华人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员,也是较早移居澳洲、参与开发和建设澳洲、为澳洲自十九世纪以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移民族群。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一八四八年以前,澳洲就已有华人的踪迹。但这时的华人数量既少,且多为仆役和艺人,并主要集中在教会及传教士家庭等有关机构。他们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叶富强
明年(二○○一年)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国百年纪念。回顾这一百年来,澳大利亚社会的改变着实不少,最明显的是,它已从一个白人主义为主的单元社会,演变而成为标榜多元文化主义为傲的国家。它的转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然与政府的政策改变有关。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澳洲知识分子、大学教授、社会改革运动、以及工党领导的政客,在国内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66]
[167]
[168]
[169]
[17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