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中国的全面抗战,全国各军各派同仇敌忾,共赴战场。正如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庐山声明中所说,“地无分东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为此,当时的新闻记者和文化人便利用相关新闻传媒和出版物,对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台山篇》(12):有安 新宁 有安(YouOn),大约生于一八九五年。根据档案,他应该是当时定居在雪梨(Sydney)的著名华商、来自广东省新宁(台山)县的余荣(YeeWing,也叫PeterYeeWing)之侄子。如果是这样,他自然应该姓余,叫余有安,也就是新宁人。但他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是根据英文档案里的nephew一词,该词中文意思既可以是侄儿,也可以是外甥。如果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中国的全面抗战,全国各军各派同仇敌忾,共赴战场。正如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庐山声明中所说,“地无分东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为此,当时的新闻记者和文化人便利用相关新闻传媒和出版物,对这些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六五):广东黄焘 广东 广东人WongMenChee(也写成DanielWongMen-chee,黄绵始),生于一八六九年七月二十二日,但具体籍贯是哪个县邑,因档案未有提及,无法得知。一八九六年,黄棉始从家乡来到澳大利亚发展,从美利滨埠(Melbourne)登陆入境[1]。不到二年的时间里,他便受洗皈依了基督教,成为长老会的信徒;也很快就就在这里立下脚跟,申请获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中国的全面抗战,全国各军各派同仇敌忾,共赴战场。正如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庐山声明中所说,“地无分东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为此,当时的新闻记者和文化人便利用相关新闻传媒和出版物,对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中国的全面抗战,全国各军各派同仇敌忾,共赴战场。正如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庐山声明中所说,“地无分东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为此,当时的新闻记者和文化人便利用相关新闻传媒和出版物,对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战时西南太平洋盟军统帅部中国联络参谋王之将军在澳遭受监视 太平洋战争期间,王之少将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统帅部的联络参谋,主要驻节澳大利亚,并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成为中国代表团参与日本受降仪式的成员之一,并在1945年9月2日陪同及见证了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然而,在其驻节澳大利亚期间,他却受到澳大利亚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澳华家园》第40期-知青在澳洲:陈晨 Sent-DownYouthinAustralia-ChenChen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六四):香山方璧展、方璧崑兄弟 香山隆镇濠涌村 香山县的方姓人士,许多都聚居在隆镇(隆都)濠涌村。据中山市统计资料显示,该村现有人口三千多人,甚至快要达到四千人之众,而该村的华侨人数就有一千多人,可见早年该村方姓人士过金山、下南洋、赴澳洲搵食者,或经商,或留学,络绎不绝,已成潮流。方璧展(BuckGin)和方璧崑(BuckQui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澳华家园》-39-皇城根乐队 TheBoysfromBeijing 在布里斯班的华人社区活跃着一支小乐队。其成员大多来自北京。你会在各种社区活动及演出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今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