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新鞋
半条命
鸟瞰越城岭,华南之巅终于刺破了云雾。俯视茫茫云海,难辨猫儿山。据说因为峰顶有座巨石,似蹲伏的猫儿,所以叫猫儿山。据专家考证,这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大山。神猫顶海拔二千多米,是华南最高峰。正值中秋,云淡风轻。越城岭的大致走向,好像就是神猫的左右脚。左脚朝着东北方向,据说伸到了湖南的永州。猫尿顺着这一条猫腿[
阅读全文]
其一
釣者
自古男人多寂寞
唯有釣者留其名
人生失意也盡歡
舉竿消愁竿莫停
这一首混剥几首诗,比较少见。可以称为集剥法,又因为剥得很明显,可以称为明剥法。
其二
獨釣小樹林
群魚已散盡
老翁獨釣閒
相看總不厭
唯有水中竿
这一首单剥一首诗,比较常见。可以称为单剥法。因为被剥诗众所周知,也可以称为明剥法。
太公二年暮[
阅读全文]
其一
万鱼侯
男兒何不帶魚鈎
忘卻關山五十州
勸君莫上凌煙閣
江湖書生萬魚侯
其二
心穷
丛林日高照春風
輕竿斜陽釣溪中
男人屈窮心更窮
魚獲多少由天公
太公元年早春作
[
阅读全文]
其一
已老
少年已老事难成
所剩光陰皆可輕
已覺春溪白鱸夢
徘徊林中聽水聲
其二
荒唐
萬畝荒塘一鑒開
天光魚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腥如許
為有白鱸出水來
二零一九年初春
[
阅读全文]
白乐天真乐白居易不白
----白居易侧三观
万鱼侯
开篇且说:品评古今人物,所爱各有荤素。纵有千言万语,还得谨守尺度。谨录口碑十条,褒贬都有兼顾。议论是否公允,读者心中有数。
在千百年来的读者当中,白居易的名号在当时如雷灌耳,至今余音震耳。历代赞誉有加。唐宣宗有诗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
阅读全文]
你眼里的杜牧可能不是我心中的杜牧
----杜牧的真面目
万鱼侯
我认识杜牧始于《遣怀》,而熟悉杜牧却始于《清明》。
我们很多人认识杜牧可能都是从《清明》开始。这一首诗在小学课本中,署名为杜牧。从小学到中学,我们读过很多的杜牧诗篇。这一首写清明节的诗,因为浅显易懂和紧扣节日的缘故,很多人都能背诵。像这样的口水诗,老师都不需要分析诗的[
阅读全文]
剥古诗旧皮成后人新作
----剥皮诗及其作法初论
万鱼侯
这些年来喜欢打油诗,尤其偏爱剥皮诗。
剥皮诗的说法令人费解,可能本来是叫做剥体诗,后来被误为剥皮诗。迄今为止,好像没有任何一部汉语辞书收录这一词条。期望未来不久,有权威辞典予以释义。虽然有不少的书籍文章使用剥皮诗一词,但是好像没有人展开认真的讨论。剥皮诗的出现估计在魏晋南北朝时[
阅读全文]
孟郊打油诗《登科后》别解
万鱼侯
这是一篇此前羞于见人的旧作,现在终于打算要见人了。这些年研究打油诗,自然要面对历史上的名家。其中最想为其辩解的诗,是杜牧的《遣怀》,而最想深入探究的诗,是孟郊的《登科后》。
孟郊的《登科后》于众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可是对我而言,似乎尚有未知。尽管主流解释已经很详尽了,但是我依旧觉得自己读不透。[
阅读全文]
《辞海》误解打油诗
万鱼侯
打油诗作为常用词,早已经广泛被收录在不同的汉语辞书中。《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有收录,其中以《辞海》的释义最全影响最广。最新版本《辞海》对打油诗词条的解释值得关注。
《辞海》对打油诗的解释如下:
打油诗诗歌的一种。据南宋钱易《南部新书》记载:“有胡飣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因传说此诗体[
阅读全文]

万鱼侯
----我的江湖梦
中国古代喜爱钓鱼的名人很多。除了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之外,以文学家名人最多。在史书典籍和文人诗词中,钓鱼乃风雅之事,渔夫乃隐士名流。许多描写渔夫生活题材的诗文,竟然还是我们国学修养的必读篇章。
国学修养的必读篇章,过去我竟然没有完全读懂。少年不知人生愁滋味,竟以为古代文人乐观旷达。中年略知人生苦滋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