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甲感懐

(2025-08-30 15:11:04) 下一个

我的打油集句诗

  文学城里有诗人黄河故道,有《集句诗简介和欣赏》。倘若一读,便可一窥集句诗。

  集句诗, 可以视为诗的体裁之一。集,就是集合的意思。句,就是诗句文句。集句诗就是集合历代诗词文句,经过作者的艺术再创作,成为一首完整的诗篇。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收罗名家名句。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融为一体。优秀的集句甚至可以超过原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这种审美价值,所以集句诗又被誉为集锦诗。现存?最早的集句诗是西晋的傅咸的《七经诗》。集句诗的创作实践至北宋开始流行,当然也有人非常反对集句成诗。刘攽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与王安石苏轼交好晁补之的伯父晁端彦也喜欢作集句诗。有一次他将自己的集句给好友刘攽看,结果被刘攽嘲讽了一番。集句诗的艺术审美价值终究还是为许多著名的诗人所欣赏。石延年、王安石、苏轼和辛弃疾等人都有不少集句诗。苏轼甚至还有精品集句词。南宋诗人文天祥酷爱杜甫诗,在狱中全部用杜甫的诗句创造了二百首集杜诗。比如《至福安第六十二 》:“握节汉臣回,麻鞋见天子感激动四极,壮士泪如雨。”如果读者完全不熟悉杜甫的诗,就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一首集句诗。全诗意境完整,浑然一体。

       浑然一体,才能成为一首好诗。集句诗不是那种简单的抄袭和拼凑,而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再创作。清朝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说:“余最不喜集句诗,以佳则仅一斑斓衣,不且百补破衲也。”集句诗其实很难做好。清朝词人沈雄在《古今词话》中,提到徐仕俊总结的集句六大难点,自己又加上第七点。这些难点包括,属对,协韵,不失粘,切题意,情思联续,句句精美和打成一片。前三个要求,是形式上面的要求。对于格律诗集句要求很严格,对于古体诗稍微放松。后四个要求,是内容方面的要求。即主题明确,情思浑成,诗句精美,结构完整,浑然天成。同样是苏轼的词《南乡子》:“怅望送金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青丝急管催。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三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虽然集合了杜牧,杜甫,许浑,刘禹锡和李商隐多人的诗句而成,但是意境完整。

  意境完整,是现当代集句诗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语音变化,古体诗的创作也应该与时俱进。格律诗的束缚可以适当放松,古体诗的风貌可以基本保留。一些古体诗,现在朗读起来已经感觉不到押韵的音乐之美。有些格律诗,现在琢磨起来已经体会不到抑扬的节奏之美。除了那些古汉语音韵专家之外,大众已经完全不清楚古代音韵了。古体诗作为民族血液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广大作者读者喜爱欣赏和创作古体诗是民族血脉的延续。松绑古体诗的音韵格律束缚,将会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大师们如鲁迅,周作人等,纷纷转向古体诗创作。很多人出于自谦,就把自己的作品自嘲为打油诗。其实打油诗古已有之,只是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罢了。我一向都不排斥这类诗,因为在中华诗词宝库中,除了那些精品诗之外,大多数诗篇都可以算是打油诗。

   打油诗,是我们继承和欣赏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最佳途径。借着打油诗的创作,哪怕只是简单的模仿,也可以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甚至还可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特别喜欢作的打油诗,其实是剥皮诗。一首名篇,精心研读,沉浸其中,继而温故成诗,旧瓶新酒,雅俗共赏。从某种意义上讲,集句诗其实就是一种打油诗。借着写集句诗,可以温习古代名家名篇。比如下面万鱼侯这一首《花甲感怀集句》

      早年哪知世事艰,是非成败转头空。已是平头六十人,始信读书未有功。

      草浅泥污过一生,前身应想是渔翁。闲来垂钓碧溪上,花开花落几春风。

八大名家,集句成诗。意蕴完整,浑然一体。叙事真实,抒情自然。

   古体诗的创作,不必一律追求原创。倘若完全是自己创作,有时候只能写出流于平庸的打油诗,恐怕很难超过这样推陈出新雅俗共赏的集句诗。

                                   2025年8月30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萬魚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徐徐道来'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
徐徐道来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有新意。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