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枫叶国

丁丁四岁那年,我们全家搬到了加拿大,而我就没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丁丁妈
博文


丁丁四岁半上来的枫叶国。他敏感内向,再加上零基础的交流能力,实在是需要好好地适应一下。隔年,村儿里的两个中国小朋友要去童子军,约了丁丁一起,又叫上了和他同一天生日的小麦,那年九月浩浩荡荡地报了名。除了他们四个,都是一水儿的白小孩儿。丁丁有点儿不自在,精力也不集中,经常就突然哭起来,只好被送到冷板凳上。也有需要安静的时候做不到被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写了几篇丁丁打冰球的故事,反响特别热烈,有专业的公众号转了这些文章,我在后台立刻看到有挂着小朋友穿着冰球运动服头像的读者加了关注。有妈妈私信问我加拿大的冰球消费是什么水平,统一回答一下哈,感兴趣的妈妈欢迎留言,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今天本来是发菜谱的日子,鉴于丁丁的冰球和棒球同时开赛,外加园子里的农活儿暴增还有其他突然冒出来的国家大事儿,亲妈已经连续两周都没正经做饭了,冰箱里拿出以前冻好的汉堡包儿,配着奶油蘑菇汤、番茄汁意大利面以及金枪鱼三明治对付着。希望不要整个夏天都是这种节奏。要疯啊,这是。 前几天写了过早认字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收到很多生活在境外的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10 19:39:24)

前面的文章里我提过,赛季结束的时候儿,丁丁进了球。 教练把我留下,说熊孩子有潜力,进步大,也许我可以给他找个“三对三”。嗯,也许进步确实大吧,刚上场的时候还摔的pia-pia的呢,两只手攥着球杆的头儿像杵着烧火棍儿,在冰上一捅一捅的,实在是基础太差。可这“三对三”又是什么啊?
网上找了找,家门口儿有两个地方提供这个项目,一家是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进入到四月,加拿大像是醒来的美人儿,虽然还是很慵懒的样子,也准备梳妆打扮起来了。先是各家的草地又绿了起来,割草的割草,计划补土的会订了成方的大包堆在自家车库前,冰雪消融,路边、树林里露出些整个冬天遗漏的垃圾。这个时候每个社区都会自发地组织周末社区清洁活动,本地的商家还会赞助些吃的、喝的积极支持。赶不上的邻居也会带上自家的园艺手套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5-05 19:47:41)

应该叫黄油玉米。这个不算秘方哈,随便哪个妈妈在家都可以做,完全不需要技术。当年北京的肯德基就有。那时候儿丁丁还小,鸡腿堡吃不了一个,这个玉米倒是能啃上两截儿。好歹算是个菜,当妈的心里安慰一点儿。 赶上打折,玉米一块钱五根儿的时候囤上三块钱的,正好一家人周末一顿午饭。丁丁这么大的孩子,一顿不到一块钱管饱。那年公司花钱读了个EMBA,和老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芝麻菜是意餐常用于沙拉的香草,英文里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北美最通俗的名称是arugula,来自于意大利俚语,标准意大利语为rucola,根儿上还是拉丁语eruca。许多英语国家称之为saladrocket,来自法语roquette。我也查询到很多不同地域的中文俗称,不过我都没听过,就不在这里传播推广了。Arugula经常和刮成片的parmesan奶酪一起放到沙拉里调味,有时也配冷牛肉和切片火腿,有一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很多妈妈要求写写丁丁的阅读启蒙过程。我回忆了一下,是分两步完成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村儿里大姐推荐的Costco蒙特利尔烤鸡调料(以前我用蜂蜜、酱油、辣椒粉和italianherb刷)撒上,肚子里边抹一遍,塞上拌好调料的洋葱,用牙签儿把后门儿别上,土豆、胡萝卜垫底。锡纸包严。450华氏度bake45-55分钟,打开用筷子叉,没有血水了去掉锡纸,往上浇开水(凉水烤盘就炸了),让鸡油稀释一些把土豆和胡萝卜浸熟入味儿。你们烧来的各种法国铸铁锅终于有用武之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周写了basil,今天我们说说我记忆中的parsley。 *** 第一次听PaulSimon的ScarboroughFair,自己还在上中学。歌里面罗列了很多香草的名字,Parsley就排在第一位。在德国生活的时候自己也没有遇见它,记忆中是一种神秘的香料。再听到它,是在SarahBrightman同一首歌的MV里,那时年轻妩媚的她,站在TheMinack剧场中心轻轻吟唱,像是几百年前要去集市上寻找爱人的少女。剧场位于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