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0日在北京永乐国际拍卖行,拍出一款约131?厘米高的薄荷绿人形Labubu,价格为170,000美元(1.08?百万人民币),刷新人偶类拍品记录,懵呆了我们这些外行人。不管Labubu有多么地“邪气可爱”,但一只玩偶从原价几十元飙升到几千甚至上百万人民币,这种现象也确实令我膛目结舌。Labubu几年前国内的一些老人们被保健品、营养品蛊惑得不知真假,将一辈子省吃俭用[
阅读全文]

有一次,我与一位华人朋友一起到我的加拿大同事家里参加聚会。忽然,我朋友神情诡异地轻声对我说:“我好像来过这里!眼前的一切,似曾相识。但我怎么可能来过呢?我根本不认识他们。梦里来过?”当时人多,我与大家应酬着,没有听我朋友细说。一会儿,我朋友又拉着我说道:“他们楼下有个儿童玩具室。墙是紫色的。”我看着我朋友,她一脸的严肃,[
阅读全文]

这是一个很烧脑但值得思考的问题。前几天一位小学生跟我说,在夏令营活动时一位志愿者大哥哥对他们说:“我妈妈死了,我爸爸杀人关进监狱了。”稍停一会,大哥哥说:“这是假的。”(It’safake.)小学生问我:“大哥哥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妈妈真的死了吗?他爸爸是杀人犯?”我知道那小学生有点焦虑与困惑,我回答:“大哥哥不是说[
阅读全文]
梦境通常发生在睡眠阶段,由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引起,往往是一系列具有情节的图像、思维和感觉。有彩色的梦,也有黑白的梦。有些梦境在现实中不合逻辑,或不可能发生。1920年前后,一位名叫亨利·皮埃龙(HenniPieron)的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现代流行的关于睡眠的观点,即睡眠的三个性质。第一,睡眠是阶段性的生物学必需。第二,睡眠有自己内在产生的周期。第三,睡[
阅读全文]
我是一个多梦者,不知是因为自己原本睡眠就不踏实,还是因为自己对梦深感兴趣,因而自己很少在非梦期间醒来。在梦境中醒来的一大好处是,我有机会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梦。我经常以梦来度量自己是否睡着了,有时我觉得自己一直没有睡着,但是睁开眼睛后发现刚才感知的情境原来不是现实,而是一场梦,那我就相信自己睡着过了,不必担心自己的睡眠问题,尽管时钟常[
阅读全文]

民间经常有这样的调侃:您怎样证明您不是精神病人?答案不计其数,妙招层出不穷。然而,正确答案呢?正确答案需要实践来证明。早在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大卫•罗森汉(DavidL.Rosenhan,1929-2012)就曾苦苦思索过这个问题,他想知道怎样才能确定精神病诊断的有效性?于是他决心通过实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大卫•罗森汉罗森汉博士招募了7名志愿者,加上他自[
阅读全文]

十几年来,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疗方式在中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人们时不时地说起自己的童年创伤,哭诉原生家庭里遭受的苦难。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确实有很多人笼罩在童年创伤的阴影之下,但也有少数案例似乎不合逻辑,他们的回忆有虚假记忆之嫌,需要谨慎处理,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不少人认为,人类的记忆就像录像机一样,头脑记录的事件在以后回忆时,就像录[
阅读全文]

走进母亲的房间,面对着自己多年来辛苦陪伴照顾的亲人,但她却睁大眼睛呆呆地看着你,没有丝毫情感反应,全然不知道你是谁。她把自己的女儿遗忘了。作为女儿,那种难言的心痛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人老了,难道避免不了遗忘吗?学生说,我为什么记不住老师教的东西,老遗忘书本上的重要内容?我如果能过目不忘,记忆超强,那该多好?世界上有过目不忘[
阅读全文]

近几年养老院去多了,与失去记忆的老年人交往多了,我经常会想着,当一个人什么也不记得,连自己最亲的人也视如陌人,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国内的一位老朋友,为了照顾他的什么也不记得的植物人妻子,他已是一贫如洗,又瘦又憔悴,苍老得好似一具骷髅。我无法言说自己的感受。朋友们聚会时说,我们不怕老,只怕老后什么也不记得了。那记忆到底是什么?只[
阅读全文]

被催眠者会在催眠状态下伤害自己吗?无论是心理学家、催眠师和被催眠者都想知道这个答案。研究人员做了这方面的实验。在实验室,一个箱子前的玻璃设置得十分巧妙,人们不易察觉箱前有玻璃遮挡。实验员把一条背部金光闪闪的大响尾蛇放在这个特制的玻璃箱里,蛇在温暖的箱子里十分活跃。箱子上有小孔,铁丝可以通过小孔刺激响尾蛇。当铁丝触碰响尾蛇时,蛇会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