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个人资料
雅酷原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如果中国的餐桌是一部史诗,那酱牛肉一定是其中的沉稳章节——它不喧哗,却总能在酒席间让人默默夹上一片,又一片。切片的纹理像年轮,告诉你时间的耐心;浓郁的香气,则是锅里慢慢熬炖换来的温柔。牛肉在中国的普及并不算早。古代农业社会以牛为重要的耕作劳力,“杀牛食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种奢侈乃至违法的行为。《礼记·王制》中有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中国近代慈善史上,很少有人像李春平这样,集神秘、传奇与悲情于一身。他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好莱坞”和“慈善”,前者是财富的谜,后者是他人生的名片。他出身普通,却一夜之间暴富;他豪掷数亿做慈善,却在晚年被人侵吞财产;他曾坐拥北京最昂贵的房产,却在老年痴呆的阴影下孤独谢幕。2025年10月,这位“谜一样的慈善家”在北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中国外交部宣布——自即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中国将继续对46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期限最长30天。其中新增瑞典为免签国,其余45国的免签资格,则延长至2026年底。名单里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但唯独看不到美国与加拿大的身影。消息一出,舆论反应颇为复杂:有人拍手叫好,说中国终于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969年,两大共产主义国家——中国与苏联——从昔日同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同志加兄弟”,变成了刀光剑影的仇敌。珍宝岛的枪声划破了东方的平静,在那一片冰雪荒原上流淌的不只是士兵的鲜血,更是意识形态破裂的烈焰。硝烟尚未散尽之际,莫斯科的高层会议室里,苏联元帅们正密谋着一场惊天阴谋——对中国进行核打击。1969年3月,乌苏里江上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要说如今的中国老百姓,最大的优点就是自信,最大的缺点也是自信。打开社交媒体,只要话题一扯到外国,评论区立刻化身民族精神病院:“美国穷得要饭、欧洲冻得发抖、日本变态、韩国神经、新加坡是二五仔、非洲全靠中国养、印度脏得不忍直视、菲律宾赖皮、越南没良心、以色列惹事精。”说得好像全世界都在等着中国去拯救,而中国人则在万国来朝的幻觉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夜色笼罩台北,信义区的霓虹灯映在一扇高层公寓的玻璃上,反射出一抹诡异的红光。窗内,一位头发花白、目光深沉的老人正对着电脑屏幕,屏幕上闪烁着一行行代码与图表。那人是退役中将高安国。他曾是一名被授勋的国军将领,战功赫赫。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熟悉台湾的防御体系、战略要地、通信频率。若要形容他的人生轨迹,前半生是“守护者”,后半生,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年秋天,一则看似“商业纠纷”的新闻突然炸响了整个半导体圈:荷兰政府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荷兰及欧洲的部分资产,并由法院指定外籍董事接管公司运营权。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监管行动,而是一场在全球经济神经末梢上开刀的政治事件。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安世半导体原本是欧洲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香港影坛有句名言:“在香港,连打架都得有颜值。”毕竟,观众交的是电影票的钱,不是医药费。你打得再真、摔得再狠,如果脸在镜头里不“醒目”,那导演也得叹口气:“唉,这镜头可惜了,换个帅点的。”这句“颜值哲学”,在某一年,被一个年轻人彻底悟透——他就是那个后来能把自己从十八楼摔下去,还能笑着喊“咔!”的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胡锡进的微博,又一次“雷人”了。前美国总统川普在演讲场合中与日本政要进行礼节性互动,场面得体而自然。可到了胡锡进笔下,却被硬生生歪成了“搂着”“送眼神”“日本人看了不觉得扣吗?”(请参看配图)。这样一番低俗揶揄。短短几句话,既侮辱了女性,也丑化了外交,玷污了新闻评论这一职业本应拥有的尊严。 有人说,胡锡进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在中国,每一次潮流都像是一次集体信仰运动——一窝蜂地兴起,一地鸡毛地退场。从全民炒股、全民健身、全民做自媒体,到全民学钢琴。人们总在追逐某种“被验证的成功路径”,却很少真正思考它背后的逻辑。当年,钢琴被视为“中产教育的入场券”,无数家长倾其所有买琴、报班、陪练、考级,造就了“琴童时代”;如今,琴行倒闭,名牌钢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