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博文

有人问:“都是花父母的钱,为什么富人叫‘传承’,中产叫‘托举’,穷人就成了‘啃老’?”高赞回答有几种——有人说:“因为肉少的东西都是啃的,比如排骨。”有人说:“因为花不完,所以叫传承;因为有余力,所以叫托举;因为本来就紧张,所以叫啃老。”还有人哀叹道:“我连啃都啃不上,我只能嘬老……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的政治新闻像一部反讽剧:剧情明明发生在A,却人人都知道真正的主角是B;台词指向“基层干部”,但这话其实写给更上面的人,只是作者不敢点名。这两天,新华视评发布《乡镇政府“门禁”拦住的是群众,挡住的是人心》:表面批评乡镇政府大门口的道闸、岗亭、保安;实际上批的,是从县到市、从省到中央所有“层层进化版的门禁文明”。只是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5年11月7日,唐纳德·川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公告,将当周(11月2日至8日)定为“反共周”(Anti-CommunismWeek)。这是冷战结束30多年后,美国总统首次以官方名义设立全国性“反共纪念周”。这份公告语言激烈、调门高昂,指责共产主义“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摧毁了信仰与自由”,并警告“当代社会正出现以‘社会正义’和‘民主社会主义&rs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诸多思想争论里,“元清非中国”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它表面上是历史学领域的朝代属性讨论,背后却牵动着民族认同、主权正当性、近代国家建构乃至现实政治的复杂逻辑链条。日本明治时期的史学界,曾经出现过一个相当恶名昭彰的观点——“满蒙非支那论”。以矢野仁一、内藤湖南等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满洲(东北)与蒙古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10年代的广东高州分界镇,潮湿的风吹不干贫困,莫五姑——后来名满粤剧行当的莫秀英,当时不过是个农家女孩。她生得眉眼清秀,嗓子像山涧泉水般干净,可在一个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家庭里,这些都不值钱。14岁那年,她被卖作“童养媳”,换来的银钱,让家里多挨了几个月饱饭。新娘年纪小、性子软,在李家像影子一样活着,4年里没生下一儿半女,立刻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如果把地球当成一张巨大的家谱地图,那么华人是那种拿着红线从东亚一路绕到五大洲,把地图戳得密密麻麻的“超级扩散族群”。放眼全球,除中国大陆之外,加上港澳台、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与非洲的各色华裔,总数轻轻松松跨过一亿大关。无论各国政坛的风向如何变化、世界经济如何起伏,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最爱漂泊”的民族,像潮水一样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11-08 13:43:48)

有人说,爱情是一场长跑,走得久了,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里的日子;有人说,爱情是烟花,绚烂过后,只剩下寂静的夜空。可无论它是长跑还是烟花,真正能让爱情留香、让心灵相依的,是那些看似多余、却至关重要的“仪式感”。所谓仪式感,不一定是昂贵的礼物或盛大的庆典,它可能只是一次用心准备的晚餐,一束在清晨悄悄放在床头的花,一句“生日快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如果中国的餐桌是一部史诗,那酱牛肉一定是其中的沉稳章节——它不喧哗,却总能在酒席间让人默默夹上一片,又一片。切片的纹理像年轮,告诉你时间的耐心;浓郁的香气,则是锅里慢慢熬炖换来的温柔。牛肉在中国的普及并不算早。古代农业社会以牛为重要的耕作劳力,“杀牛食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种奢侈乃至违法的行为。《礼记·王制》中有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中国近代慈善史上,很少有人像李春平这样,集神秘、传奇与悲情于一身。他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好莱坞”和“慈善”,前者是财富的谜,后者是他人生的名片。他出身普通,却一夜之间暴富;他豪掷数亿做慈善,却在晚年被人侵吞财产;他曾坐拥北京最昂贵的房产,却在老年痴呆的阴影下孤独谢幕。2025年10月,这位“谜一样的慈善家”在北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中国外交部宣布——自即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中国将继续对46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期限最长30天。其中新增瑞典为免签国,其余45国的免签资格,则延长至2026年底。名单里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但唯独看不到美国与加拿大的身影。消息一出,舆论反应颇为复杂:有人拍手叫好,说中国终于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