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个人资料
雅酷原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花开有时,叶落有序,潮起潮落,生死轮回。人这一生,从呱呱坠地时的热闹,到垂垂老矣时的孤独,走的是同一条自然规律的轨迹。年少时,渴望热闹,追逐人群;年长时,却愈发喜欢孤独,厌弃喧嚣。表面看来,这是性格的转变,实则是生命走向黄昏的必然。孤独,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随着岁月的推移,一点点侵入人的骨髓。就像冬日的寒意,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1990年的辽宁,寒风呼啸。东北的天,总是灰中带白,像被旧时光覆了一层尘。岳岐峰拖着风尘仆仆的脚步,踏上了这片土地。他刚接到调令,从南方调任辽宁省长。上级的交代只有一句:“老岳,辽宁的经济要靠你这把老骨头拉一拉。”这是一个重担。辽宁,曾是共和国的工业心脏,却也被计划经济的惯性拖得沉重。工厂设备老旧,国企亏损连连,职工下岗潮的阴影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在中国庞杂又封闭的医药体系里,杨晓明的名字曾经是荣耀的象征。从甘肃舟曲一个学汽修、电焊的普通少年,一路升至国药集团总工程师、中国生物董事长、首席科学家,直到成为“国药疫苗之父”,他的履历几乎是国产医药行业的励志范本。尤其在新冠疫情三年中,他是一位被电视镜头反复聚焦、被官媒盛赞、被公众依赖的“关键人物”。然而,2024年春天,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美国政坛,川普最擅长的武器从来不是政策,而是诉讼。无论对手是政敌、前律师、大学、作者还是媒体,只要敢惹他,他就敢把人告上法庭。这一次他的“法律武器”对准的,是跨越大西洋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什么一个美国总统,可以跨国把BBC告上美国法院?更有趣的是:如果说BBC的纪录片不过是“剪辑有争议”,那么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这些年来对川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1月13日,福建泉州公安的一纸通告,把一个原本局限在台湾网络圈的年轻YouTuber——温子渝,也就是网名“八炯”,硬生生推上了全球政治关注的舞台。八炯之前在台湾年轻族群间确实有名,但以“全球通缉”的方式冲上热搜,这待遇恐怕连他本人都没料到——毕竟,一个做政治评论影片的1994年生小伙子,被当成危害国家安全的“台独打手”,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中国政府——尤其是近年来的中国政府——像是天生把“愤怒”设成默认模式,仿佛全球都在针对它,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是在阴谋算计它,凡是稍微碰到一根神经,立刻开骂、立刻反击、立刻“郑重提醒”。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议题上说了几句“疑似挑衅”的话,北京的玻璃心就迅速报警:外交部跳出来严厉谴责,使馆连夜发布“郑重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这纷纷扰扰、节奏快得令人眩晕的现代生活里,若说什么还能瞬间抚慰一颗疲惫的心,那大概就是一盘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葱爆羊肉。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豪门大菜,它就那样朴素地出现在平凡的餐桌上,却凭一身本事,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味蕾,抓住了人心。说是“葱爆羊肉”,但若你以为它不过是一盘炒肉加点大葱,那可就小看它了。这道菜的魅力,从来不止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有人问:“都是花父母的钱,为什么富人叫‘传承’,中产叫‘托举’,穷人就成了‘啃老’?”高赞回答有几种——有人说:“因为肉少的东西都是啃的,比如排骨。”有人说:“因为花不完,所以叫传承;因为有余力,所以叫托举;因为本来就紧张,所以叫啃老。”还有人哀叹道:“我连啃都啃不上,我只能嘬老……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的政治新闻像一部反讽剧:剧情明明发生在A,却人人都知道真正的主角是B;台词指向“基层干部”,但这话其实写给更上面的人,只是作者不敢点名。这两天,新华视评发布《乡镇政府“门禁”拦住的是群众,挡住的是人心》:表面批评乡镇政府大门口的道闸、岗亭、保安;实际上批的,是从县到市、从省到中央所有“层层进化版的门禁文明”。只是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5年11月7日,唐纳德·川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公告,将当周(11月2日至8日)定为“反共周”(Anti-CommunismWeek)。这是冷战结束30多年后,美国总统首次以官方名义设立全国性“反共纪念周”。这份公告语言激烈、调门高昂,指责共产主义“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摧毁了信仰与自由”,并警告“当代社会正出现以‘社会正义’和‘民主社会主义&rs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