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福建泉州公安的一纸通告,把一个原本局限在台湾网络圈的年轻YouTuber——温子渝,也就是网名“八炯”,硬生生推上了全球政治关注的舞台。八炯之前在台湾年轻族群间确实有名,但以“全球通缉”的方式冲上热搜,这待遇恐怕连他本人都没料到——毕竟,一个做政治评论影片的1994年生小伙子,被当成危害国家安全的“台独打手”,这[
阅读全文]

中国政府——尤其是近年来的中国政府——像是天生把“愤怒”设成默认模式,仿佛全球都在针对它,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是在阴谋算计它,凡是稍微碰到一根神经,立刻开骂、立刻反击、立刻“郑重提醒”。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议题上说了几句“疑似挑衅”的话,北京的玻璃心就迅速报警:外交部跳出来严厉谴责,使馆连夜发布“郑重提[
阅读全文]

在这纷纷扰扰、节奏快得令人眩晕的现代生活里,若说什么还能瞬间抚慰一颗疲惫的心,那大概就是一盘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葱爆羊肉。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豪门大菜,它就那样朴素地出现在平凡的餐桌上,却凭一身本事,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味蕾,抓住了人心。说是“葱爆羊肉”,但若你以为它不过是一盘炒肉加点大葱,那可就小看它了。这道菜的魅力,从来不止于[
阅读全文]

有人问:“都是花父母的钱,为什么富人叫‘传承’,中产叫‘托举’,穷人就成了‘啃老’?”高赞回答有几种——有人说:“因为肉少的东西都是啃的,比如排骨。”有人说:“因为花不完,所以叫传承;因为有余力,所以叫托举;因为本来就紧张,所以叫啃老。”还有人哀叹道:“我连啃都啃不上,我只能嘬老……还[
阅读全文]

中国的政治新闻像一部反讽剧:剧情明明发生在A,却人人都知道真正的主角是B;台词指向“基层干部”,但这话其实写给更上面的人,只是作者不敢点名。这两天,新华视评发布《乡镇政府“门禁”拦住的是群众,挡住的是人心》:表面批评乡镇政府大门口的道闸、岗亭、保安;实际上批的,是从县到市、从省到中央所有“层层进化版的门禁文明”。只是新[
阅读全文]

2025年11月7日,唐纳德·川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公告,将当周(11月2日至8日)定为“反共周”(Anti-CommunismWeek)。这是冷战结束30多年后,美国总统首次以官方名义设立全国性“反共纪念周”。这份公告语言激烈、调门高昂,指责共产主义“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摧毁了信仰与自由”,并警告“当代社会正出现以‘社会正义’和‘民主社会主义&rsq[
阅读全文]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诸多思想争论里,“元清非中国”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它表面上是历史学领域的朝代属性讨论,背后却牵动着民族认同、主权正当性、近代国家建构乃至现实政治的复杂逻辑链条。日本明治时期的史学界,曾经出现过一个相当恶名昭彰的观点——“满蒙非支那论”。以矢野仁一、内藤湖南等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满洲(东北)与蒙古不[
阅读全文]

1910年代的广东高州分界镇,潮湿的风吹不干贫困,莫五姑——后来名满粤剧行当的莫秀英,当时不过是个农家女孩。她生得眉眼清秀,嗓子像山涧泉水般干净,可在一个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家庭里,这些都不值钱。14岁那年,她被卖作“童养媳”,换来的银钱,让家里多挨了几个月饱饭。新娘年纪小、性子软,在李家像影子一样活着,4年里没生下一儿半女,立刻成了[
阅读全文]

如果把地球当成一张巨大的家谱地图,那么华人是那种拿着红线从东亚一路绕到五大洲,把地图戳得密密麻麻的“超级扩散族群”。放眼全球,除中国大陆之外,加上港澳台、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与非洲的各色华裔,总数轻轻松松跨过一亿大关。无论各国政坛的风向如何变化、世界经济如何起伏,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最爱漂泊”的民族,像潮水一样流[
阅读全文]

有人说,爱情是一场长跑,走得久了,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里的日子;有人说,爱情是烟花,绚烂过后,只剩下寂静的夜空。可无论它是长跑还是烟花,真正能让爱情留香、让心灵相依的,是那些看似多余、却至关重要的“仪式感”。所谓仪式感,不一定是昂贵的礼物或盛大的庆典,它可能只是一次用心准备的晚餐,一束在清晨悄悄放在床头的花,一句“生日快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