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迅速走红又迅速被证伪,人类追求高温超导的艰难旅程又出发了。不容易呀,从石器时代到硅时代,走过了多么漫长的岁月。
大自然是吝啬的,怎么会轻易把这样改变文明进化的宝贝拱手奉上。大自然也从不暴露自己的奥秘。每当人们猜中它的哑密,往往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想当年,人们猜测并证实了宇称不守恒,宇称这淘气鬼立马乱点鸳鸯谱,让一众参与的十几[
阅读全文]
欲语还休说超导
几星期以前,当室温超导的文章刚登出来,小儿子就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消息,因为他知道我心里还有一个想搞超导的残梦。
时间回到1986年底。有一天清晨,我正躺在云南大学校园里单身宿舍的床上,远处传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新闻节目,声音隐约微弱,完全听不清。突然,我听到了两个字:超导,老天爷呀,我一蹦而起,大事不妙!这个领域自从[
阅读全文]

照片上这二只咖啡杯,左边的是我多年前出差时买的,每天上班都用。今年初,出差完全中断三年之后,又去了一趟客户那里,顺便去参观慕名已久的费米国家实验室。高兴之余,还有一个小惊喜:在那儿买的咖啡杯用来喝咖啡太舒服了!都是千篇一律的咖啡杯,此杯有何不同?
在那层釉:圆润光滑,里外一致,非常均匀,手感舒适。特别是那口沿,超级圆滑,一触唇舌[
阅读全文]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活,于我,本来就如那时流行的清一色中山装一样寂寥暗淡,更有时时困挠的贫穷,整个四年,除了埋头猛学,实在乏善可陈!就连那如今已闻名天下的樱花大道,我当时也并不以为然。
唯有几件事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其中之一,是一位法文系的女同学,她文雅端庄,娴静温婉,貌美如花,相信任何人见了,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惊叹就是:淑女,仙女![
阅读全文]

过去三年,不仅工作在家里,出差也完全取消了。有一个项目,隔着一条马路就是耶鲁大学校园,如果能去出差,顺便拜访一下世界名校,该多好啊。
今年总算慢慢恢复。第一次出差,就来到以前只是转机路过的芝加哥。从机场出来,先直奔芝加哥大学。一路上,我的思绪回到了1980年代初,公社所在的镇上的那家新华书店。书架上有一本名字怪异的书《原子在我家中》。在[
阅读全文]

八十年代中,中文系的高中同学推荐给我一本刚出版不久的翻译小说,是美国作家欧文•肖写的《富人,穷人》,说是有些情节“很精彩”。我把书从省书馆借来,但完全没有时间去读。
一晃三四十年,不论在哪里,都没忘记这本没读完的书,而且还买到了英文原版。加入了海运群之后,终于从国内的网站上买到了这本旧书,还是记忆中一模一样的封面。二个周末[
阅读全文]
@浪淘沙,你别不耐烦。虽然你出生农村,但在你身上几乎找不到农村的特质。包括思想、行为等。现在你和我处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世界观难于一致,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也很正常。但是任何事情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同样的农产品,用同样的种植方法在不同地区品质为啥不一样?总不能站在原产(特产)区,不去实地[
阅读全文]
很多年以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想起读书时在校园里听到的一首轻音乐。它的旋律非常优美动听,特别是播放的时间:都是每天傍晚吃过饭,人们纷纷走向教室开始晚自习的路上,校园各处的广播里就响起这首曲子,随后播音结束,一切归于静谧,每次都在心里激起阵阵莫名的惆怅。
那时离开校园也一二十年了,很想找来再回味一下。但我连乐曲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而且,[
阅读全文]

几年前,偶然在后院看到蜂鸟,心中一阵狂喜:我的个天!原来此地有蜂鸟,这辈子还从未见过这小精灵!
此后,我一直期待与之邂逅,却再无踪影。
在家上班以来,早晚两时在后院的时间稍多。有天早晨,正在看花,耳旁响起一阵呼呼声,抬头一看,嚯,蜂鸟!
上网查找,买来喂水器和蜂鸟吃的浓缩液,把喂水器挂在树枝下。很久却没有蜂鸟的影子。浓缩液买了几[
阅读全文]
说起“与病毒共存”,在我看来,那还不是主要的,更厉害的是与蚂蚁共存。
在南方城市,不知道有没有人从来没被蚂蚁咬过。有一种红蚂蚁,性情暴烈,你要是碰了它的窝,一秒之内,仿佛火山爆发,密密麻麻的蚂蚁立刻喷涌而出,朝四面八方迅速冲击,大有“犯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势。此时,如果你灭掉它一个,一旦被它的同伴碰到,这家伙立马会发疯狂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