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三)
Jadis2006.jpg
http://www.ziqiang.net/jpa/lm/hfz/4.wma此曲只应天上有(三)《苏格兰幻想曲》Scottish Fantasy, Op.46 Max Bruch (1838—1920)
Violinist: Jascha Heifetz (1901—1987)
New Symphony Orchestra of London
Conductor: Sir Malcolm Sargent (1895—1967)
马克斯. 布鲁赫是德国著名的浪漫派音乐家。布鲁赫一生的作品有200部以上,但真正留传于世的是他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和这首苏格兰幻想曲。不同于一般德奥作品的深沉,严肃和雄壮,布鲁赫的作品带有一种凄迷的,梦幻般的柔美。特别是这首幻想曲,没有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磅礴气势,但却有一种无可比拟的女性化柔情和甜美。此曲的全名是《自由运用苏格兰旋律的小提琴与乐队和竖琴的幻想曲》,是布鲁赫于1889-1880年间旅居英国时所作,当时是题献给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并由萨拉萨蒂于1880年9月首演于汉堡的巴赫音乐节。幻想曲不同于一般正规的协奏曲,它只是小提琴独奏和管弦乐队的自由演奏,形式比较自由。这首苏格兰幻想曲是由一个引子和四个乐章组成,每一乐章都以一首苏格兰民歌为素材。引子是乐队和小提琴,竖琴的交替对比,然后在一连串凄美的小提琴颤音下不间断的进入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主旋律是带着淡淡哀怨的思乡之情的民歌《老罗宾. 莫里斯》。第二乐章是谐趣曲,快板,围绕着主旋律《嘿,浑身尘土的磨房主》,该乐章表现得活泼,明快,华丽。第三乐章是行板,又回到略带优伤的思乡之情《我为失去了乔尼而优伤》。与第一乐章悲凄缠绵的思乡之情相比,此乐章的思乡之情虽也优郁,但却充满生气和活力。第四乐章是战斗性的快板,主旋律是古老的苏格兰战歌《胜利的苏格兰人》,乐曲快速有力,刚健雄壮。
《苏格兰幻想曲》在萨拉萨蒂首演后,被萨拉萨蒂视为珍品,但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却不大受人注意。其主要原因是西方音乐在世纪之交正由晚期浪漫主义进入印象派和现代主义。布鲁赫作品的基本精神还是19时纪中叶的浪漫主义,和他所生活的时代显得有些脱节。所以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他的作品难以得到重视。真正把《苏格兰幻想曲》发掘出来并使其誉满全球的是一代大师海菲茨。从海菲茨1947年灌录第一张幻想曲以来,版本不下百种。许多著名的小提琴大师都灌录过这首曲子,韩国的郑京和,台湾的林昭亮也都出过唱片。不过,笔者以为,在所有的《苏格兰幻想曲》的唱片中,有三张最优秀:一是笔者介绍的这张RCA出版的海菲茨/新伦敦管弦乐团的演奏。另外两张是DECCA出的奥伊斯特拉赫/伦敦管弦乐团和EMI出的帕尔曼/伦敦新爱乐。一般而言,三个版本中,海菲茨和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传世之作,音乐界对二者的评价是伯仲之间。
海菲茨是出身在立陶宛的俄罗斯小提琴家,是二十世纪小提琴家中的无冕之王。除了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在气势上略输于奥伊斯特拉赫之外,海菲茨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精准和音色的优美是独步天下的。 这一张《苏格兰幻想曲》,海菲茨的演奏几乎到了完美的境地。他的演奏真可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于缕。相比之下,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显得过分浑厚而有失纤细,过分阳刚而有失柔和。
对于欣赏小提琴演奏,无论是协奏曲还是奏鸣曲,对音响器材要求比较高。一般说,电子管的功放机音色较好。如有LP唱片(黑胶木大唱片)和LP的播放系统更好。一般说来,听弦乐,尤其是小提琴,CD干涩,冷硬的缺点会暴露得比较充分,很难感觉得到明亮光滑的质感。如CD机另外配有比较好的解码器(D/A Converter),听起来会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