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有多远

狡兔又建了个新窝了(http://blog.sina.com.cn/bradnor), 欢迎访问!
个人资料
心远地自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跟着圣贤的脚步 (图)

(2007-05-18 10:21:38) 下一个

又是一个忙碌的星期,发现实在是讨厌在伦敦开会,路上那么多忙忙碌碌的人让我眼晕。看来是在乡下待惯了。

不过因缘际会去了趟大名鼎鼎的皇家学会( Royal Society) ,偷偷拍了几张照片。 Royal Society 里成员都是 fellow ,相当于咱中国的院士,想想过去的两百年里那么多大名鼎鼎地科学家从这里进出,能有机会到这个圣贤们云集的地方瞻仰一下,还是觉得很荣幸的。

这是进门的地方,离白金汉宫很近。 

 

记得如干年以前从那里经过,在这门口不远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涂鸦写 ‘ the society of bird watching ',让我笑了很久。这次特意留神看了一下,此行评语已了无踪迹了。

进门没多远就是2006年奖章获得者名单,可惜只认识第一位的霍金同志。


我其实对他很不感冒,主要是因为他老婆换了一个又一个,让我们不忿!《时间简史》 N 年前读过,到现在忘得只剩下还记得那封皮的颜色!惭愧!

旁边是科学家们开会的地方,若干大理石人像我一个也都不认识。不知怎么觉得那里冷冰冰地,所以照了张照片就开溜。


楼上是各种会议室,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历年院士们的签名,在一个大厚本里。每年的新成员都名额有限,只够签满一页纸。



趴在那里找半天,使劲找先贤们的爪印。终于找到了第一个目标,

一激动照虚了,您看明白了吗?牛顿他老人家的签名!小小的被另外两个挤在中间!

这是另一个,达尔文同志!


看这字也挺谦虚的!幸好不是龙飞凤舞型,没让我给找死。

据说到现在新院士签名的时候都依然用当年的鹅毛笔来签,所以很多用不惯的人往往字没写一个先在纸上滴一大堆墨水。怪不得越往后,墨水堆出现的频率就越高呢!看来院士也不是万能的!

出门的时候想,当年我们都被教育要向科学家们看齐,可是这么多年达到理想彼岸的又有几个?我们这些游到一半的半调子的人其实生活得也不错,有遗憾吗?或许二三十年后,但不是现在!

此刻的遗憾是为什么这下了两周的雨还没有要停的意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心远地自偏 回复 悄悄话 玄米,谢谢!饭是别人家的好吃,大概博客也是别人家的好看!不一样的故事。

自牧,请看悄悄话!
自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心远地自偏的评论:

嗯,我其实有一个博客,但是里面东西很少,平均一个月才有一篇。主要是生活太单调,两点一线,又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所以很少有写东西的冲动。还是看别人的好,想发点议论了,就随便写几句,不用下功夫。

不过你要是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地址。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喜欢看心远的博客,多好啊。
心远地自偏 回复 悄悄话 和妈,英国这里是IEE,美国是IEEE。不过英国的IEE生意没有美国的好,所以最近和其他几个协会和并了,现在简称IET。IEE的总部在embrankment。我如干年前申请他们的老鼠会,让老板给推荐信签字,我们老板说一般人是临跳槽之前加入这组织,你是否有此打算呀??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动它的年头。这里或者新浪留言都可,俺两边都看。不过好像这里更热闹点!

自牧,您的厥词很有意思呀,什么时候也开个博客给我们讲讲故事?
自牧 回复 悄悄话 也许因为有一些圣贤有一些怪癖,比如牛顿热衷于炼丹,还有一些人脾气有点怪,所以让人觉得不可接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因为很少接触这些人,又有点崇拜,所以把他们想得太神秘了。其实绝大部分大科学家除了聪明,专业方面了得外,和我们这些草民没什么区别。我认识一些院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刚开始对他们也很崇拜,后来熟悉了后,就基本没有感觉了。呵呵。比如我原来的老板,是个美国院士,非常聪明,但是离了他老婆,估计他啥也干不了,因为生活方面他什么都不会。所以他老婆规定他在家必须干一些家务,比如洗碗刷盘子之类的活。还有我认识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开一辆很破的丰田车,车里又乱又脏。时不时还抱怨一下他女儿不听她的忠告,学了一个什么冷门专业,找不到工作。如果没人跟你说的话,你肯定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人拿过诺贝尔奖。

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就没有什么神秘的了。
和和妈妈 回复 悄悄话 那个著名的IEEE也在附近是不是? 进R.S 要什么特别许可吗? 非成员莫入?
一个问题: 是在这里发言还是在新浪发言?
心远地自偏 回复 悄悄话 ucc, 我觉得也是。也许很多圣贤离我们这些草民太遥远了!

自牧同学,是,我想找李约瑟的,不过一大堆的john看得头痛。刚来英国的时候买过他编的剑桥中国史,觉得很不怎样,失望。盛名之下,阿 ...
自牧 回复 悄悄话 英国皇家学会还有一个人在中国非常有名,就是那位写了洋洋洒洒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的李约瑟老先生。实际上正是他的这本书让外国人认识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科技成就。他的第二任夫人鲁桂珍,是中国人,同时是他的助手。记忆中他当过剑桥的校长,常常用校长的特权穿越禁止常人穿越的草坪。呵呵。
justicia 回复 悄悄话 今天天气真正好呀

哈哈。。那消失了的涂鸦实在太恰当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