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铁血襄阳》连载(166 )
(2025-10-30 03:04:14)
下一个
第166章:《俘虏营的怒吼》
襄阳鹿门山之巅,寒风如利刃般切割着天地。暮色已深,雪花漫天飞舞,像是天公也为这场即将到来的血战披上了银白的战甲。蒙古军营的火光在黑夜中闪耀,犹如鬼魅的双眼,冷冷地凝视着脚下的土地。
帐篷外,铁甲与冰河交锋的声音此起彼伏,夹杂着士兵哆嗦的牙齿和冻裂帐篷的“吱呀”声。李璮旧部的残兵们蜷缩在破败的营帐中,寒冷如死神的手,紧紧扼住他们的喉咙。帐篷的角落,一名年长的士兵用刀尖挑开早已冻硬的羊皮袄,冰渣簌簌落地,伴随着他们微微颤抖的呼吸。
“这是铁血的夜晚,也是命运的抉择。”一名脸上刀疤赫然的老兵满眼愤怒,他猛然站起,用脚踢翻铜壶,怒吼着:“兄弟们!这天阴得要死,蒙古人裹着貂裘烤着炭火,而咱们却连怒吼个遮风挡雨的草席都讨不着!他们拿咱们当牲口,使唤着,欺凌着,是时候反抗了!”
他指着外面的风,喃喃道:“忽必烈——”喉咙里滚动的冷笑,“他把咱当牲口使!但不如……投奔襄阳去!汉人终归是自家人,咱们还要在这里受这苦吗?”
众人神色各异,有的抬头望天,眼中满是愤怒与绝望;有的则缩在角落,把冻烂的手藏进袖中,试图寻找一丝温暖。
“张柔——”另一名中年士兵的声音低沉而悲凉,指着寨外传来的消息,“那是俺家乡那边的人。早年抗蒙,后来投降,成了蔡国公的兵马。呵,那张弘范,忽必烈的亲信,他的儿子,今次南下,就是专门来整咱这些旧部的!”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蒙古兵呵斥的怒喝声。士兵们的心弦被再次拨动,寒意更浓,似乎整个营地都在等待着一场风暴的到来。
“该死的狗东西!”刀疤脸的中年兵猛然怒吼,扯掉蜈蚣般的疤痕,扯着嗓子喊道:“咱们李璮的旧部,刀山火海闯过多少次,还怕个狗崽子不成?来啊,挂上咱的脖子,也要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一名老兵呛咳着,嘴角带血,“前几天岘山阅兵,伯颜新得两条獒犬……那张弘范,正是蔡国公之子,深得忽必烈宠信。这次南下,专为剿灭我们这些残兵剩将。他们来得心狠手辣,咱们……恐怕要遭大劫了!”
云暗天昏,风雪如注,残兵们的心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还能活下来吗?”有人喃喃自语。
“淹没在这雪夜中的,只有死与生的边缘。”有人绝望地低语,却也有人点燃了心中的勇气:“不能认输!即便是天塌下来,也要站起来战斗!”
夜深人静,与此同时,在蒙古军中军大帐内,火光映照着众将士严肃的脸孔。阿术将军摆开酒肉,帐内炭火熊熊,将士们围坐一圈,氛围压抑而凝重。烤全羊滴着油花,酒坛中白气腾腾,却掩盖不了众人的沉思。
伯颜严厉地说:“此番南征,军纪不可有半点松懈。”阿术面色铁青,他用羊腿骨敲击着桌子,声音低沉而坚定,“李璮旧部,个个都是刀尖上的跳蚤,若不剃去,必将成后患。”
伯颜点了点头,他身披战甲,眉头紧锁,“兄长,此次作战,非得用血刀子剃一剃,否则后患无穷。李璮残部,虽然散了,但尚有余孽。咱们要迅速清理门户,否则日后必遭祸患。”
帐外,一阵打更梆子声闷闷传来,似乎在提醒着众人——天快亮了。张弘范站起身,手握佩刀,豪气冲天,“末将奉大汗嘱托,要收编旧部,绳之以法。”他目光炯炯,誓言满满,“定让他们知道,忽必烈的威名不可辱!”
席间,众将士也纷纷表态,有的豪语满腹,有的沉默不语。阿术淡然一笑,但眼角掠过一抹阴冷,他缓缓起身,提起那根羊腿骨,“兄弟们,若要夺回襄阳,须从最弱的点突破。李璮那帮残兵,横死一处,便得一处。”
“可惜,他们的心已碎,难以聚拢。”有人叹道。
“碎的是肉体,但精神未灭。”阿术环视众人,“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定能破开这夜的寒冰,让襄阳的火光重燃。”
然而,就在他们商讨之际,一个随从匆匆跑进帐中,带来坏消息:“营外有动静!李璮旧部有人在冷夜中聚集,似乎要策划反击。”
“笑话!”张弘范冷笑,“他们早就死心了。让他们以为还能翻盘,岂不是白白送死?”
“但别忘了,那些人都是一样的血肉之躯。”伯颜沉声道,“任何轻敌,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此时帐中灯火微弱,油灯摇曳,映出几张坚毅的面孔。伯颜站在火盆旁,手中的羊肉被撕成碎块,油滴“滋啦”一声落在火上,升腾起阵阵炊烟。
“这可是汝南王张柔家的老九。”伯颜的声音低沉而沉稳,似在叙述一段沉重的历史。“二十岁就帮兄长打理顺天,中统三年随合必赤王爷踏平李璮。”他的话语仿佛在揭示一段血与火的岁月。
忽然,一声“噔”的匕首声,将众人从思绪中拉回。匕首钉在木案上,声音清脆刺耳。伯颜阴沉一笑:“管过顺天百姓,守过大名府——”他鼻子里哼笑一声,“俘虏营里哪个敢呲牙?”
坐在一旁的刘整与张禧对视一眼,低头啃着凉透的肉块,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氛围。帐外,风雪猛然卷起,军旗被吹得哗啦作响,似在宣告着夜的阴森。
随着羊肉汤在火上咕嘟冒泡,炭火炸响,帐中的气氛却变得更加紧绷。阿术歪着脖子,盯着张弘范,声音低沉:“汉人俘虏里藏反骨的——”他指甲刮过刀刃,“就该拿颈血浇刀!”
此刻,帐中的局势变得一触即发。张弘范突然踢开马扎,铠甲哗啦一声响起,站起身来,满脸严肃:“谢大元帅赐宴,只是肚里揣着疙瘩——”他抬脚踩过炭灰,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耐,“不如就此去俘虏营转一圈!”
阿术伸臂一拦,语气沉稳:“雪夜迷眼,独闯营盘——”他耳畔似乎听到远处传来的俘虏嘶吼,“若遇上醉鬼抡刀撒泼,岂不折了颜面?”他的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警惕。
张弘范冷笑一声,指节敲击着佩刀:“李璮的脑袋还在我鞍袋上晃荡呢!那群老鼠,敢露半颗牙?”他的话语充满了挑衅与自信。
阿术耳畔响起金牌晃动的声音,他眯起眼睛,挥袖击掌:“既如此——”他的话未尽,帐外卫兵铁甲齐震,整齐应和:“拨十名铁卫随行!”
张弘范掀帘侧身,望着呼啸而来的风雪:“费这劲做什么?”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决断:“两匹马足矣。”他明白,真正的战场不在此,而在那未知的黑夜深处。
风雪越发猛烈,将所有的秘密埋藏在飘零的雪花中。帐外士兵们整装待发,铁甲在雪光下闪烁出一片死寂的寒光。张弘范深知,这一夜的行动,关系到边疆的安危,更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在这片荒凉的雪夜,战火未曾熄灭,英雄的抉择在风雪中如影随形。南宋边疆的铁血与忠诚,正随着那一声哨响,逐渐展开。血色的雪夜,是他们用生命书写的史诗,也是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