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存在
伍、心归净土
II. 念佛的好处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楞严经》
本文是这一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我想说几句心里话,既是劝告同修,也是勉励自己。我们能在这一生遇上佛法,是极其幸运的。但是,仅凭佛法里讲的那些深奥的道理,不可能使我们弃恶从善,成为完美无缺的圣人。即便信了佛,受了三皈五戒,我们仍然是凡夫俗子,有着普通人的烦恼习气,或爱财、或好色、或贪名、或易怒。可是,我们只要抓住佛法的根本原则,一切烦恼都不是问题。这条原则,就是《楞严》上说的「此想不真」。这四个字,不但是教理的核心,也是修行的纲领。
人生的大多数烦恼是「想」出来的,对治妄想最简单的方法是「念佛」。每当内心生起莫名的烦恼,只要提起一句佛号,万试万灵。日常生活中,无论行住坐卧,没事的时候只管念佛。念佛的时候,要把耳朵专注在佛号上,「一字一句,勿令空过」【12】,这是净土宗修行的秘诀。我们把佛号念熟了,妄想少了,自然恢复本来的清净。
用现代的话说,「念佛」就好像心理按摩。它可以帮助释放内心潜藏的负面情绪,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放松。活得轻松自在,这是学佛最起码的好处,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们只要把佛法的基本道理搞明白了,真肯放下万缘提起佛号,几个月就有效果。但这并不是念佛唯一的好处。除了当下的放松,念佛还能感应来世的福报。来世往生极乐世界【13】,这才是念佛最大的利益。
据《无量寿经》记载,极乐世界是个清净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树木,「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风一吹,就发出叮叮当当悦耳的和声【14】。在那里到处都是泉水清池,清池里开满了青红黄白四色莲花,池边种满了栴檀香树、吉祥果树,树的花果散发着奇异的清香,「随风散馥,沿水流芬」【15】。极乐世界环境之美,语言难描其万一。如果今生不能像禅宗祖师那样大彻大悟,来世最好的去处就是极乐世界。
【12】《楞严经》卷五:「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光法师文钞。复刘惠民书二》:「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1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1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
【1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岸边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条密叶,交覆于池。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又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澈,无深不照。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