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系列 · 制度贸易篇(其三)
不是对中国开战,而是对站队者征税:川普正在用关税重写制度排序
摘要
2025年7月7日,白宫先后向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两封内容几乎一致的正式信函。而事实上,这仅是当日寄出给14个国家的其中两封——
这些信函如同制度战的动员令,范围远超日韩,但日韩因制度结构高度嵌入美国市场,成为最关键的“首批通知对象”。
美国总统向日本首相与韩国总统发出关税通告信:所有出口美国产品将被统一征收25%关税,除非在美设厂。这不仅是一场贸易重新谈判,而是川普正在用关税重构全球制造秩序。
本文深入解读美越协议、日韩信函的制度逻辑,揭示新一轮全球制度重排中,美国如何不战而胜,用市场通道交换制度归顺。
一、引子:总统信函不是外交,而是制度战前通知
2025年7月7日,白宫先后向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两封内容几乎一致的正式信函。
信中宣布: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所有来自日本与韩国的出口商品统一征收25%的进口关税。若有第三国转运行为,将被征以更高税率。与此同时,美国也提出,只要日韩企业在美设厂、属地制造,该关税即可被豁免。
这不是谈判通知,而是制度性的命题作文:
要么选择继续独立制造,承担惩罚性税率;
要么将产业链迁入美国,用属地化换免税。
两封信的语气虽然克制、格式标准,却不再属于传统外交。
它们更像是川普政府在制度战开打前的正式通告。
二、从美越协议到日韩信函:川普正在重写关税逻辑
6月,美国与越南签署一份“非对称互惠”协议:
美国商品可零关税进入越南;
越南商品出口美国统一征税20%,若含中国成分则为40%。
不少人以为这只是川普“针对中国”的延续,但7月对日韩发出的两封信说明,这不是一场对中战争,而是美国正在对所有经济体提出一个新标准:
“你想进入我的市场,可以,但必须接受我的制度路径。”
贸易政策变成了制造结构重构的前奏,关税成为制度排序的工具。
三、日本与韩国,面对的不是关税,而是路径选择
日本面对的困局:
农产品若全免关税,将被美国中西部农业压垮;
医疗制度若放开,美国创新药将冲击本地医保体系;
若数字平台完全开放,AWS与Azure将接管本土政企数据主导权。
川普政府并不掩饰威胁语气:如果日本反制加税,美国将叠加对日税率,在25%基础上追加同等幅度。
这一切,只有一个豁免条件:在美国本地设厂生产,零关税、快速审批。
这不是关税安排,而是制度整合。
韩国的选择更窄:
半导体、电池、汽车出口美国份额极高;
一旦统一25%税率实施,三星、现代将失去北美价格优势;
“制造回迁美国”的代价,将是本土产业的空心化。
对韩信函表面语气尊重,实则明确提出:不设厂,就加税;转运,也加税;回击,更加税。
川普要的不是回应,而是结构服从。
四、中国没被点名,但全局都在针对它
这一轮贸易重构,表面看在调整日韩,实质上是在切断中国之外的制度通道。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借助日韩中间产品与东南亚组装体系,完成了对欧美的全球渗透。如今美国重启关税工具,目标不是“中国本身”,而是那些“还未站队,但在结构上支持了中国”的国家。
越南被点名处理转运风险;
韩国被要求本地制造换关税;
日本被施压放开农医数三大主权防区。
川普政府这一轮制度攻势,不再强调意识形态,也不高调谈“民主同盟”,而是直接设下一道线:
凡未制度入美者,即为逆差者;逆差者,皆需纳税为惩。
五、这不是产业脱钩,而是制度服从的分级排序
这一系列政策的本质,并非单纯地将制造业“拉回美国”,而是通过关税施压、属地免税机制,建立一个“美方制度主导型制造体系”。
经济体 | 关税机制 | 制造条件 | 制度含义 |
属地制造(在美设厂) | 零关税、优先审批 | 遵循美国标准 | 完全纳入美制度结构 |
非属地制造 | 25%~40%高关税 | 被限制进入 | 排除于制度秩序之外 |
对日韩而言,这是选择“产业生存”还是“制度独立”;
对中国而言,这不是能否谈判的问题,而是整个出口结构将被制度包围、被物流隔绝。
虽然日本与韩国是此次制度通告的重点对象,但这一轮“关税施压”绝非个别行动。根据公开信息,白宫在同一天共向14个国家寄出关税通牒,涵盖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尼、南非、突尼斯、波黑、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等经济体。
这些国家或多或少都处于中国制造链条的延展地带,要么扮演“中转站”,要么是产业结构依附中国,再通过出口获取美方市场份额。川普政府的逻辑并不复杂:凡制度未入美者,皆视为逆差风险;凡逆差者,皆需以高税率承担制度成本。
因此,即使没有直接点名中国,这场全球制度排序的战役,早已在外围完成了封锁布局。
六、总结:美国要的不是市场交换,而是制度归顺
川普的这套关税逻辑,不是回归传统保护主义,而是一种“系统排序机制”:
用惩罚性关税迫使外国产业链迁入美国;
通过零关税豁免制度打造制度性制造圈;
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制造权=制度听命”。
他没有对中国宣战,却在用制度重构,将中国包围。
他没有攻击日本,却要求其数字与医疗放弃主导权。
他没有对韩国叫板,却清晰画出顺从与抵抗的关税边界。
这一切,都不再是外交语调,而是贸易秩序的新世界规则。
阅读更多《文明系列》文章,请访问专栏:
知乎网《史识美德 · 文明制度笔记》
深入探讨美中制度博弈、全球贸易演化、AI制度落地与文明冲突的现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