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系列·制度货币篇
马斯克与财政部的裂痕逻辑:当稳定币成为制度争夺的前线
【编者按】本文为“文明系列·制度货币篇”之一,
导言
2025年7月7日,
但若从制度层面冷静分析,这场风波背后,
不是马斯克不满某个人,而是他警惕一种被财政部主导、
这是一场制度轨道之间的冲突,不是一场偶发的脾气。稳定币,
一、稳定币不是币,而是制度代理人
“稳定币”这个词,曾被许多人误解为“加密市场的小工具”。
贝森特的逻辑并不复杂:
当利率居高不下、银行传导滞后、美联储难以放水时——
这条通道,就是稳定币。它绕过银行系统、速度快、指令精准、
这不是投机,而是制度替代。
稳定币之所以被财政部接受,并不是因为它“去中心化”,
二、贝森特的制度设计:重构美元控制链
贝森特并非传统财政出身,而是全球资本背景极深——
他推动的财政方向有三层含义:
1. 美元控制链数字化:通过稳定币替代现金+支票体系,
2. 绕过传统银行体系:直接调拨至支付平台(如USDC/
3. 将财政部嵌入金融技术骨干:不再依赖美联储,
这套逻辑本质上是对“后QE时代制度真空”的一次填补。
三、马斯克的制度想象:平台资本的自治货币秩序
马斯克要的,并不是“彻底自由的币圈”,而是平台定义货币、
他的制度幻想有三个支点:
支付平台去银行化(如X支付、Tesla钱包);
算法调度资源流通(数据驱动信用评估);
个人资产自治权提升(可选择、可跨国、可离岸)。
换句话说,他要构建一个“不再受美联储或财政部限制的资本秩序”
这也是他愤怒的核心——不是贝森特本人的过往,
四、深层冲突:谁来定义未来美国的“货币主权”?
我们眼前看到的,是一个比传统“货币政策 vs 财政政策”更深的张力:
冲突焦点 | 贝森特路线 | 马斯克路线 |
货币定义权 | 财政部结合监管设锚 | 平台构建自主生态币种 |
技术中介 | USDC、Circle、Anchorage Digital | X平台、Tesla Wallet、Starlink支付 |
对美联储角色 | 成为“财政执行部门” | 保留其独立性但去影响力 |
对全球资本的态度 | 设锚美元,加强追踪 | 跨链、跨平台、低监管 |
财政部要的是“再制度化”,马斯克追求的则是“去制度化”
终节:制度不是共识的结果,而是冲突的分界线
稳定币不是工具,而是边界。它决定了财政能否跳过美联储、
马斯克为何愤怒?因为他看见的不是某个部长,
而他,正是那套秩序之外最具挑战性的个体。
欢迎访问作者知乎专栏《史识美德·文明制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