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栗子

老在异乡,怀旧当作补品
正文

无巧不成书

(2025-11-13 06:32:08) 下一个

 

二十多年前,我们搬家到离弗莱堡不远的一个小镇上,镇子不大,风景却很优美。村落之间绵延着起伏的原野,远方的田野小路上,走着带狗散步的人,或是遛马的骑士,看上去就像一幅幅活动的剪影,活生生的人在画中游。如此乡村美景对儿子来说却如同虚设,他的世界在城里,每到周末,就见不到他的影了,要么夜不归宿,要么破晓时还家,好像当年的地下工作者似的,最初还打电话报告行迹,后来就干脆仙野萍踪的难得一见了。我最初总是放心不下,怕他会出什么事,平日谨慎从事的先生反倒很想得开:“典型当妈的,胡乱操心,他十几岁的半大小伙子,又都是和一帮哥们儿在一起,能有什么事。”

先生言之有理,儿子的那帮小哥们我们全都认识,一个个都文明礼貌的不是坏人,我也就渐渐习惯了儿子的周末地下工作者生活,不再一过夜里十二点就开始竖着耳朵听动静了。

那是在一个星期六的凌晨三点钟,我们睡意正浓地做着梦,猛然间被一阵沉重而又急速的脚步惊醒,先生心细警觉,一下子坐了起来,他立刻就想到了两种可能,要么打家劫舍的强人来了,要么儿子出事被警察带回来了(不久以前,警察就押着儿子,凌晨4点来钟按起了门铃)。一般情况下,儿子都是回自己屋睡觉,从不半夜上楼来找我们谈心,而现在楼梯山响,卧室的木顶都被震得掉灰,别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还不等我们完全清醒,门就被人用力推开,呼地掠过一股风,接着来人顺手打开了电灯,房间瞬时通亮,刺得我们眯起了眼睛,是儿子一个人闯了进来,身后没有跟着警察,谢天谢地!儿子满脸放光地扑到床前,把一个黑呼呼的东西抖在我们的被子上,说:“看!在楼下客厅里抓住的!”

我忙起身来看是什么,天!竟是一只长着黑圆鼻头的小刺猬!它紧紧地蜷缩在一起,满身的尖刺高高竖起,两只亮晶晶的小眼睛惊慌失措地透过刺林向外窥视着。

“客厅里原来有两只呢,一只让我开门放了出去,这一只却无论如何不肯走。”

我和先生此时困意全消,兴致勃勃地观看着小刺猬,怎么也想不明白,它们是如何钻到家里来的,我们两个大活人,居然就没发现它们,很可能会一脚踩上去的!最有趣的是我们的狗,平常有个鸡毛蒜皮儿的小动静它都会夸张地大喊大叫,可现在小刺猬就蜷在它的脚边,它居然无动于衷,只是抬头懒洋洋地看了一眼就又闭眼睡了,估计是没有完全醒过来。

“我刚才救了两个人的命!”儿子的双眼像刺猬黑亮的小圆鼻头似的闪着兴奋的光,一句话,把我们刚平和下来的心又提了起来。

“你先把刺猬放回外面园子里,然后快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和先生神经兮兮地对看着,不知道儿子又要闹什么把戏。

 

儿子还真没瞎说,他真是救了人了!不像上一次,打工挺不容易的挣了三百多马克,钱刚到手,就花了250马克买了把长枪,夜间回家时错过了末班车,徒步走了几里地,走得无聊就朝野地里打枪玩,结果有人听到后报了警,警察把他连人带枪押回家,250马克买的新枪,还未过夜就被警察没收了,我当时哭笑不得地对他说:“你可真是个二百五!”这一次可就大大地不同啦!首先,他没有错过末班车。儿子下了末班车后,发现对面相反方向的站牌下,还有一个人在等公交车,他好心地走过去告诉那人,已经不会再有车来了,请他想别的办法回家。那是个喝得烂醉的男人,是那种喝醉后倒比清醒时要讨人喜欢的类型,这种人喝醉了从不闹事,只是说些平时他压在心里讲不出的话,往往叫听的人大生怜悯之心。醉男人像个未睡醒的大男孩,眼睛似乎都睁不开,口齿不清地向儿子嘟囔着:“真的没车了!怎么我要坐车时车就不来了呢?那我怎么办呢……”

他坐在车站的长凳上喋喋不休地絮叨着,絮叨着和车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有没有车来对他已无关痛痒,他的心已经出了壳,像离了核的电离子,在无垠的空间漫游着。儿子心肠好,怕他在那里坐上一夜会着凉,虽说还未深秋,夜却已不再是温和的了。

“不远有个电话亭,给你家里打个电话,让谁来接你好了。”

“我没有电话卡,不能打电话,再说,我老婆也不会来接我的,她只会骂我,她很会骂人的,会把我骂得很凶,很凶……”烂醉的人绕舌重复着,好像说话有回声似的。

“那你跟我来,不要坐在这里,我帮你打电话叫一辆出租车好啦。”   

烂醉的人站了起来,跟在儿子后面摇摇晃晃地踉跄而行,儿子先他而去,快步走向电话厅,等儿子打完电话再找他人时,烂醉的人不见了,他居然自己作主在十字路口标志灯下的路沿上坐了下来。儿子也喝醉过,知道身体里乙醇过量的人,会像扑火的飞蛾,身体轻飘飘的爱往亮处凑,至于亮处是否有危险,飞蛾是不去理会的,夜深人静的大路上,车辆虽然不多,可开得都是飞快,这只寻亮的醉蛾堂而皇之地坐在那里,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还之态。儿子慌忙跑过去把他拉开回到电话亭旁,告诉他出租车叫到了,一会儿到电话亭这里来接他,要他安静地等待,不要再跑到大路上,那样是很危险的。烂醉的人心没有醉,他拉着儿子的手就不放了:“你是我所遇到过的最善良、最可亲的人,在德国还没有人像你这样关心过我……,我住在××× ,你一定要来我家作客……(一眼看到靠在电话亭边上的自行车)哟!这不是我的自行车嘛,我怎么把它忘了!可不可以先放在你家,我明天再来取……”

醉酒人话匣打开就停不住了,儿子想不听都不行,直到出租汽车来到,那人才不依不舍地走了。儿子正准备回家,这时候从街上传来了一声刺耳的紧急刹车声和接下来的巨大碰撞声,就在十几分钟前那男人坐过的地方,两辆汽车撞上了。违章的停顿了瞬间,仓促逃走,受害者的车被撞得打了几个滚儿,脚朝天翻在路中央,轮胎风车似的空转着,儿子若不是事先把那人拉开,恐怕他就要到天国喝酒去了,这是儿子救的第一个人。

听到这儿,我感动得都要落泪了,一个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一个让帮着做点什么事就老大不乐意的孩子,一个很会自我享受不管家长死活的孩子,却为一个素不相识、酩酊大醉的人如此细心周到。平常总是批评他,觉得他一身的坏毛病,而且还屡教不改,担心他永远长不成大人,哪知在他心底深处竟埋着金子轻易不露呢!他只不过是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才耍赖,偷懒,骄横,一旦走出自家的屋檐,则摇身变成一个明大义、懂事理,甚至临危不乱的人。我平常总帮人参谋说,判断一个爱你的人好坏,不在于他是否对你好,而是要看他对别人的态度,如果他能够对普通人也是宽大为怀,慈悲为本,那你们就算有一天不再相爱,却仍旧可以成为互相信赖的朋友,爱不在,情谊尚存;如果只是在爱你的时候对你百般奉承,唯命是从,而对周围的人苛刻计较,一旦与你反目,便视为陌路之人不屑一顾,没有倒打一耙就不错了,这样的“爱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妙。看着眼前的小儿子,我无限宽慰,对一酒醉之人尚且如此,一旦我们有难,还怕他不管不顾吗!

儿子是那场车祸的唯一目击者。他快速跑了过去,被撞坏的汽车像被翻了个儿的乌龟,无奈地瘫在路上,汽油从被撞坏的油箱里涌了出来,顺着车厢向下流着,车里的男人被意外惊得神智不清,大睁着双眼头着地、脚朝天地呆住了。儿子想打开车门把他拽出来,可门被撞得变了形,无论如何打不开,他情急之下用脚把车窗的玻璃踹碎,拉出了满脸是血的受伤者,然后从容不迫地给警察打电话报告了出事的地点和情况,俨然一副有条不紊的大将风度。我和先生听的心惊胆颤,感谢上天没让那辆车爆炸,要是什么地方迸出个小火星来,那儿子还能捧着刺猬上楼来吗!

“你就一点没害怕,漏油的车是很危险的呀!”

“害怕了,可我不能见死不救呀!那人笨死了,我告诉他情况很危险,到处都是漏油,让他快点出来,可他吓呆在那里连安全带都打不开!要是真爆炸了,我才死得冤呢,本来是可以逃出来的嘛。”

很快警车和救护车都来了,伤员被送走,警察就地勘察现场,儿子本以为,他是唯一的目击者,警察一定会仔细地向他询问情况,而他也一定会对警察生动形象地侃侃而谈,警察一定会要走他的姓名住址,为日后作证做准备,而那位他救出来的伤员,也一定会捧着一瓶酒二条烟来感谢他。然而实际情况令他十分失望,他连一句表扬的话都没听到,就被打发回家了。我和先生则由衷地为儿子感到骄傲,竭尽全力地赞美着他,儿子两道漂亮黑眉毛下的眼睛美美地眯成一条,心满意足地下楼睡觉去了,对于只有十六岁的他来说,一个晚上救了两条人命,毕竟是段不寻常的经历。

 

周末很快过去了,星期一早上,先生办公室里的皮椅还未坐热,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秘书米娜简短地问了几句后,就把电话转给了先生。

“一位叫福思特的先生,因交通事故需要律师的帮助。”

先生拿起话筒,和福先生礼貌地招呼着,然后洗耳恭听他的叙述,当先生听到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后,打断了他的话插问了一句:“是不是一位外国青年把您从车里救了出来?”

“是啊!您怎么会知道呢?”

先生不禁笑出声来:“行了,您不用说了,我知道您的情况了,我会把委托书寄给您,然后和警察联系,看能不能把那个逃掉的无赖抓住。”

晚上,先生向我们讲述了这件事,大家都被这巧合惊得无话可说,就算我们这一地区面积有限,可营业的律师也有二千六百多名,怎么就鬼使神差地找到先生头上了呢,让你不迷信都不行!

“那他一定问起我来了吧!你没有告诉他是我冒险把他救出来的?”儿子仍旧怀着希望。

先生的回答使儿子又一次很失望。是啊,谁不喜欢做了好事后被人颂扬几句呢,尤其是还在成长中的孩子,我只能以手指天、语重心长地安慰儿子:“他提不提你无关紧要,上面有人替你记着呢!”

 

再下来就更有意思了。第二天,警察又来到现场仔细勘察,在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块扭曲成一团的金属,展平一看,原来竟是一片被撞坏的汽车牌照,看来肇事者气数已尽,到了被捉拿归案的时候了,要不丢什么不好,却偏偏把自己的牌照给撞丢了呢!早知如此,何苦还昧着良心逃跑呢!警察把情况告诉先生的时候,自己都止不住地笑了出来。更有甚者,当警察把牌照号码输进电脑查询时,发现车主原是他们的老“熟人”,是个犯案一贯盗,难怪他当时急着逃窜呢。虽然肇事者的身份查出来了,但肇事者本人仍没有露面,很可能他仓促之下还没有觉察到车牌照被撞飞了,回家后慌忙挖了个洞藏匿起来,想避过风头蒙混过关也未可知。

不管怎么说,查出了肇事者名姓,事情就好办多了,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还怕他插翅飞走不成!先生继续办案,他接通了汽车修理厂的电话,询问被撞人汽车的损坏程度和修理费用。修理厂的人报告了汽车的情况后,马上提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肇事者有下落吗?汽车损坏得相当厉害,如果我们把它修好后,肇事者仍然逍遥法外,谁来付账单呢?”

“不用担心,警察已经查出是谁干的了,只是他本人还未露面,警察正在找呢,他姓××,名××,开的是一辆××号××型的车,损坏得也一定不轻。”先生就他所知把情况介绍了过去。

“啊哈!请您转告警察不用找了,那车也在我们这里呢!”

“什么?”先生又一次被惊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才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一个急着找,一个急着躲,方圆有多少个修车行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绝对多于律师,在如此众多的修理厂中,两个冤家偏偏把车送到同一个厂家来修,这其中的渊源谁能解释得清呢。

儿子到底是个小男子汉,没有因为得不到表扬而放弃助人为乐,不像我似的心胸狭窄,几十年前的事还耿耿于怀。两个星期后,他和朋友喝得头重脚轻地走在路上,遇到一个喝得更多的同学,醉得都迈不开步了(由此可见德国青少年酗酒一斑),儿子在附近的超市推来了一辆购物车,把他装进车里打算推他回家。就这样,两个醉熏熏推着一个熏熏醉,一走三晃荡,下坡时一把没拉住,连人带车翻滚下去,连伤带醉神智全无,儿子只好叫来救护车,把他的同学送进医院了事。哎!这不是一件叫你哭笑不得的助人为乐的好事吗?!事到如今当我们旧话重提时仍免不了感叹一番。那烂醉之人的自行车在电话亭旁撂了有一星期左右,挺不错的一辆蓝颜色的26型,连锁都没有上,后来车不在了,不知是被人顺手牵羊,还是物归原主,我没有去考证。

一晃,儿子自己做了一双儿女的父亲,看他教育子女时我总是感慨,当年的他那么的难缠,为了他的成长我们真可谓呕心沥血,他的成长史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但也很有意思的书。在儿子的深沉记忆力,儿时从家长那里听来的教诲,那些他当时视为爱搭不理的啰嗦,现在都破土而出用在他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也算多少给了他些许宝藏吧。

 儿子的英雄行为发生不久,先生从一个在××权益保险公司工作的熟人处得知,被撞人福思特是通过保险公司的介绍才找到先生的。福思特是买了权益保险的,如果他有事需要律师时,保险公司会为他付律师费,所以出事后就先打电话向保险公司咨询,巧得很,接电话的是先生的熟人。熟人那天不知道哪根神经走了岔,一张口把先生的名字漏了出来,无意中为先生拉了笔生意,本不是应该发生的事情。说它不应该发生,是因为先生从不给保险公司送礼,本地域的二千多名律师,谁不想从权益保险公司分得一匙一羹呢,只要靠得上边儿,都争着请保险公司吃饭或送礼,尤其在圣诞节期间为盛,希望以此赢得保险公司的重视,日后有了香饽饽别忘记送礼的人。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在哪种制度下都适用。

熟人曾经请我们吃饭,顺便让我们看了他的藏酒,满满当当一屋子,都是有品位的好酒。他如数家珍似的告诉我们,这箱是某年圣诞节时某律师事务所送,那瓶是某年他生日时某律师所送,我说,你比中国的贪官污吏好不到哪去呀!他说,他至少比他的头儿好,他的头儿受了礼品不说,还立花名册,谁送谁没送,谁送的重谁送的轻,统统详细记下,待日后投保人打官司时,也好有所依据,送大礼的得大官司,送轻礼的得小官司,不送礼的无官司,很公道的!听着叫人觉得心里有虫在爬似的不舒服,为此我更加看重先生的人品,他常说,他是靠自己工作的名声赢得生意的,有好酒留着自己喝。

有意思的是,那位拉礼品单的“头儿”,日后差点成为儿子的亲戚,他的外甥女是和儿子好了几年的女朋友。我儿子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凡是他交好的女孩,好到该认识家长,但只要家长彼此接头后,儿子的爱情便走上绝路。我们吃一堑长一智,儿子和“外甥女”都好了四年了,早提出家长彼此相识的建议,我们都胆怯婉言推托,直到女孩家愤怒了才不得已见面,然后呢,他们分手啦。现在我们的孙子都八岁了,但和我们的亲家至今不曾谋面,所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小心翼翼的,对命运恭顺尊崇不敢轻举妄动,我儿子的命真的不好伺候啊。

 

 13. 11. 2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毛驴县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傻猫儿' 的评论 : 就是就是啊!
傻猫儿 回复 悄悄话 真的那么多巧合呢! 看来见义勇为的儿子 小时候和teenager时很淘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