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栗子

老在异乡,怀旧当作补品
正文

会过日子的圣马丁

(2025-11-11 02:36:54) 下一个

      

马丁是古罗马时的军官,年轻时服从父亲的意志从了军,却始终不屑作军人,他喜欢和平不喜欢战争,虽然父亲以罗马战神的名字为他起名。有一天,他正在执行军务的途中,遇到一个饥寒交迫、奄奄一息的乞丐,马丁身上既无钱财,也没有食物,他把自己的披风用剑裁成二半儿,一半留给自己,一半给了那冻得瑟瑟发抖的乞丐。当天晚上,他梦到了基督,基督身上披着半块儿披风对弟子们说:“这是新教徒马丁送给我的!”马丁醒来后受到梦的启示,他找到了神甫,接受了洗礼并辞去军中职位成为基督徒。马丁信仰笃诚表现出色,后来被选中作做了主教,死后还被封了圣位。马丁当年作为主教的教区在如今的法国境内,每年的11月11日基督世界都要举办纪念活动,以食为天的人们常在那天吃烤鹅,因为白鹅与圣马丁有段传说,他被选为主教但并非本愿,因此他躲了起来,要不是那群鹅嘎嘎咕咕的泄露了他藏身之处,他只好被强拥着做了主教,因此不难看出,圣马丁人品的二大优秀,一是他的仁慈,二是他不为权势所动。作了主教后的马丁,生活依旧简朴,放弃主教的居所,始终住在他那简易的石头屋里。有一点我总很疑惑,问过不少德国人还是不得解,要是没有鹅,马丁就不会被发现,做不了主教,自然也封不了圣,人们应该感谢鹅才对啊,反之,把它杀了烤了恶狠狠地吃下肚,什么人啊?!

每年的马丁节,德国各地都举行活动。一个男人扮成圣马丁的样子,披着大氅,庄重地骑在马上,一个扮演乞丐蜷在一旁,等待着他的那半片儿披风。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们曾经一起在弗莱堡市中心的圣马丁教堂前,观看圣马丁节的活动,那天的天气很凉,装乞丐的人裸露着上身哆哆嗦嗦,我觉得他真的很可怜,盼着那装马丁的人快点骑着马来,怕那“乞丐”会冻病。仅此一点,纪念圣马丁的意义就轻易地得以体现,我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被唤出仁爱之心,尽管那乞丐不是真的。

马丁和乞丐完成披风交接后游行开始了,前来参加马丁节的孩子和家长们排成长长的队,手中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跟在高头大马的圣马丁身后,随着音乐唱着歌缓缓而行,稚嫩的童音在深秋的暮色里清脆动人。

一年马丁节,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小镇参加游行的孩子们兴致不减,黑乎乎的街上星星点点的烛火小心翼翼地闪烁,孩子们唱着,“我带着灯笼,灯笼随着我,一片光海涌向马丁……”不时间,就有甜甜的嗓音在叫,“妈妈,我的灯灭了!”“没有了灯笼,马丁还会来吗?马丁若有灵,听到后肯定欣慰,公元三百多年的他,至今仍旧被人怀念着。

队伍里有人和我打着招呼,是对面街上一位妈妈,她对我说:“阿利克斯(她儿子)主动要来,我自然得跟着,谁知道他明年是否还有兴趣来呢。”是啊,当今人们的信仰越来越暗淡,教徒越来越少,宗教的税收与日俱减,连出售教堂的事情都在发生,没了教堂马丁便是无房户啊。不信也就罢了,人们还笑话马丁,说他救人不彻底,为什么不把整个披风送给乞丐御寒?!天气那么冷,一人一半儿无法御寒,结果乞丐和马丁都被冻死,本来可以有一个活下来的。马丁若有灵,听到后肯定糊涂了,是他给错了,还是披风太小?

不管怎们说,我还是很欣赏德国每年纪念马丁的活动,毕竟表达了人们向善的一面,参加游行的大多都是孩子,更体现了仁爱从小培养的重要。骑着高头大马的马丁,被无数盏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灯笼簇拥着,孩子们颂扬的歌声一片,不是一幅很感人的画面吗?!以前我做导游时,如果正赶上时节,就会对同胞讲马丁的故事,宣传老马的廉洁与善良,同胞们也告诉我,那一天在中国叫做“光棍节”,我听后觉得很形象,的的确确四条光棍。几年之后,我又被同胞告知,那天是抢购日,买东西物廉价美,我听后想,若是这节早一天诞生,马丁或许有能力置办一件厚实宽大的大氅,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生命。

马丁死后被尊为圣位,乞丐呢,年年那一日等待着半片披风,马丁尽管仁爱也懂得过日子,他节衣缩食365天,然后去买一件可心的披风,在跳跃的星火里心满意足地踱步,和孩子们一起去吃烤鹅那个多嘴的家伙,他不确定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打算与时共进现实些,圣位依然松动,识时务者为俊杰才是根本。

在德国,每年的11月11日11点11分也是狂欢节首幕开启。

 

 

 

11、11、25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