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长岛客

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80年代赴美留学,00年代“海归”回国,退休后定居纽约长岛
正文

纽约的印度独立日庆祝游行

(2025-08-23 06:17:45) 下一个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素有“民族大熔炉“之称,而最能体现这个称呼的是在纽约。曼哈顿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不同族群的人们在游行庆祝他们的国庆日或独立日。每年的8月15日是印度独立日,纽约地区的印度裔会在曼哈顿举行庆祝游行。今年的庆祝游行日定在8月17日,作为摄影爱好者,我当然要去现场拍摄。我的习惯是在出门以前查阅一下这个族裔的情况,这也是对这个”民族大熔炉“的一种了解。结果是不查不知道,一查虽不至于吓一跳,但至少是有所感触。

美国目前有超过2400万的亚裔,占美国总人口的7.5%。 “亚裔美国人“包括来自亚洲三十多个国家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他们说三十多种不同的语言,信仰十多种不同的宗教。相比较来自南美的西班牙裔移民也来自30多个国家,但他们说同一种语言(西班牙语),并信仰同一种宗教(天主教)。

美国的亚裔主要来自六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菲律宾、韩国和越南。亚裔一直有“模范少数民族“之称,他们的就业率最高,犯罪率最低,无家可归者最少。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来自中国的移民(“华裔”)的受教育程度最高,又涌现了一大批精英人士,绝对是亚裔中的翘楚。但一直到查阅了有关印度裔的资料,我才了解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的印度裔美国人总数为520万左右,而华裔总人数为 540万左右,这是亚裔中两个最大的移民群体。又据2024年的统计,竟有67%的印度裔中拥有学士或者更高学位,印度裔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数为14.6万美元,这两个统计数字不仅在全美所有族裔中名列首位,也已经超过了华裔美国人 (家庭收入中位数为 10万美元,拥有学士学位以上者为62%)

和华裔相似,印度裔也有一长串的精英名单,上一任美国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 有50%的印度血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而尼基 海莉(Nimarata Nikki Randhawa Haley)曾任南卡罗莱纳州州长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在美国联邦众议员中有五人是印度裔 (华裔也有五位)。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美国大型高科技公司的高管名单中,印度裔远胜华裔。目前微软,谷歌,星巴克,摩托罗拉、IBM、Adobe和史坦普等企业的CEO都是印裔,由此可见印度裔在美国扎根的深度和广度。

在美国的印度裔主要从事科技、医疗和酒店等行业,?据统计目前硅谷30%的工程师是印度裔,全美国共有35,000名印度裔注册医生。出于各种原因,在去年美国科技工作签证(H1-B)的申请者中,印度人占了近75%,而来自中国学生的申请者仅占15%。 近三十年来移民美国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高学历高种姓的精英人群。

我在几年前曾到印度旅游了两周,脏乱差的环境,街上无所事事的大批年轻人,列车顶上坐着和车门上吊着的乘客,污秽不堪的恒河,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未退。昨天有朋友和我讨论印度能否像中国一样成为世界性大国;我的看法是,作为一个国家,印度至少在一代人的期间内赶不上中国,他们的基础设施,产业链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都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变。 但印度有 14亿人,他们中的一部分精英绝对优秀,他们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软件技术和大批的工程师。全印度哪怕只有 2%的人从事高科技行业,那也会接近三千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批人中哪怕只有10%的人移民美国, 那就是三百万名高科技人才,他们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又由于地缘政治关系,今后中国高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数量会减缓;在美国的印度裔和华裔此消彼长的趋势似乎无法逆转。

由于在纽约的族群种类太多,需要庆祝的节日自然也多,纽约市政府根据参与人数多少,安排不同的街道供他们庆祝游行。像波多黎各等人数众多的游行,被安排在第五大道;类似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中等规模”的游行,被安排在麦迪逊大街;人数较少的类似哥伦比亚等游行,则被安排在布鲁克林等非中心区域。 每次去拍摄庆祝游行,眼中看到的满街都是外国的国旗,似乎忘记了这里是美国。 警察在游行区域内设置警戒线,防止发生过激行为。 由不同种族在每个周末举行的庆祝活动,成了纽约的日常景观,当然也成为我这个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印度独立日的庆祝游行,参加者大都盛装出席,他们要显示的是民族存在感和自豪感。

   注:部分照片取自网络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