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

写博是一种自我成长
正文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一)

(2025-04-27 18:10:56) 下一个

元366年,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来了一位瘸腿和尚,法号乐尊。

乐尊和尚拄着拐杖四处转悠,忽见鸣沙山东麓的那片断崖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定睛细瞧,山上竟隐隐浮现出万佛的身影。

乐尊和尚如遭雷击,呆立片刻,扔掉拐杖,扑倒在地,泪流满面地磕了无数个响头。

万佛选择在鸣沙山上冲着一个凡人显形,绝对不是偶然,就像释迦牟尼把古印度作为宣教的起点,也绝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众所周知,天界不立文字,心想事成。想去什么地方,想住什么宅子,念头一动,面前马上就有了。

对于神仙来说,悟性高于一切。

佛祖乃悟性最高之神,对凡人做了一番考察,觉得古印度人比较合他的心意。

古印度人多为文盲,但悟性颇高,苦行者众,于是佛祖决定投胎为乔达摩·悉达多王子,要先去教化印度人。

佛祖来到人间,很快发现,人类比他想象得要冥顽得多。最可怕的,人类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东西,一概认为是妖言惑众,不仅恶意诋毁,且恨不能置于死地而后快。

后来的耶稣也充分领教了人类的这个特性,告别人类世界的时候,那叫一个心痛啊!

佛祖生性谨慎,纠结良久才把自己的悟道透露给身边的弟子。好在印度人不比欧洲人,悟性明显高出几个档次,竟都信了他。队伍神速壮大,佛祖深感欣慰。

四十五年后,诲人不倦的佛祖决定提前退休,告诉弟子们他要涅槃了。

弟子们如闻末日降临,个个哭得满地打滚,有的甚至拔出小刀,要割耳朵剖肚子,希望佛祖回心转意。

佛祖对他们的悟性深表忧虑。

佛祖换了个最舒服的躺姿,脑袋枕在手掌里,眼睛半睁半闭,对弟子们叹道,“我来到世上就是彰显真理的。你们听我的话,我就永远活着,你们不听我的,我活再久也是白搭。”显然,佛祖有些厌倦自己的唠叨了。

事实证明,印度人的悟性离佛祖的期望值仍有相当的距离,且一代不如一代。佛祖走后,佛教在印度迅速凋零,令佛心碎。

极乐世界里的佛祖因此闭门思过,总结教训。

首先,点对点、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效率太低,虽培养了十位高徒,但门徒的教学水平不如神意,导致学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窝里斗现象越来越不像话了。

凡间的一幕幕闹剧让佛祖认识到,他应当把自己的言论记录下来,悟性差的弟子就不至于误解自己,也方便将真理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么一想,佛祖甚是后悔当初没选择中国这个古老的文化大国。

好在补救还来得及。佛祖给了印度弟子一些启示:去吧,到中国去,到佛祖最需要的地方去。 

于是印度弟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跑去中国弘扬大法。

佛祖如今确信,佛学思想,重在宣传,相关的文字、绘画、雕塑和建筑,一个都不能少。
考虑到战火会轻而易举毁掉这些,选择一个不会被战火蔓延的圣地就迫在眉睫了。

万佛齐齐出动,在中国的版图上声势浩大地绕了一大圈。太偏僻的地方不予考虑,太繁华的京城也被排除了。

万佛考虑问题较为周全。中国的帝王将相更替频繁,且智商参差不齐,保不定哪任皇上瞧着佛教不顺眼,那么京城里连和尚带寺庙就难免要遭殃了。

万佛都对丝绸之路感兴趣。

毕竟诸位神仙在极乐世界都是热闹惯了的,于是齐刷刷地举荐敦煌——地理位置实在太好了,地处西域、中亚、欧洲的交通要道上,日夜穿梭着各个国家各种身份各种职业的人。

时间回到十六国的前秦。敦煌的某个赶集日,游人多得异乎寻常。没有人知道,此时此刻,万佛已化身为凡人,挤进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有菩萨感慨:“人类这一物种果然品种繁多,有黄有白有黑,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佛的眼力不似凡人,能一眼看透面前这个人的来世今生。也就是说,此人的前世、前前世、前前前世的样子都会呈现在佛的面前,莫不因为各种贪欲而烦恼痛苦。

诸佛们摇头而叹:“哎呀,他们纠结的这些东西,都是虚的空的呀!”

可是凡人不这么看呀!他们吧唧着嘴巴嚼着鸡腿喝着肉汤,简直快活死了,这怎么是虚的呢?金钱、地位、荣誉,这些宝贝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比那些虚无缥缈的神啊佛的实在多了。

凡人一旦被欲望占据了身心,他们的肉体在神明眼中就会显得灰暗而滞重。

万佛在灰暗的人群中苦苦寻觅,一次次失望——那个命中注定的人在哪儿呢?

当乐尊和尚拄着拐杖挤过来的时候,诸佛们的眼睛亮了:没错,就是他!

这和尚长相丑陋,瘸着个腿,扭曲的身形在灰蒙蒙的人流中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于是,在神意的引导下,乐尊和尚来到了鸣沙山,抬眼望见了断崖。突然间,万佛齐刷刷在他面前显形了,好一片耀眼夺目的金光!

乐尊和尚吃力地爬起来,隐隐悟出:万佛希望他能够在这座山上修建石窟,供养诸佛诸神,让佛教在这个圣地发扬光大。

然而,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瘸腿和尚而言,在岩壁上开凿一个大石窟,并不比踩着高跷摘月亮更容易。理智告诉乐尊,凭他一己之力,连一个兔子蹲的小洞也凿不出来,而且很可能被掉下来的石块砸个半瘫,他情不自禁地瞟了一眼自己的那条好腿。

就在此刻,乐尊和尚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喊:“行动吧!万佛会出手相助的!”

于是,乐尊和尚拄着拐杖跌跌撞撞地冲上去了。

就这样,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奇迹般地完工了!

有几位菩萨自告奋勇地充当模特,在乐尊和尚面前显出真形,要求和尚在洞窟的墙壁上留下他们的音容笑貌,供信徒们礼拜敬奉。

乐尊没学过绘画,又上了年纪,攥着画笔的手直哆嗦,他笔下的菩萨简直惨不忍赌,脸蛋画得格外痴肥。和尚无比地惶恐愧疚,不知念叨了多少遍“罪过罪过”!

这几位菩萨心下失望,好在叨咕几句也就算了,自我安慰:随他乱画吧,只要不标注咱们的名号就中。

三面墙壁画满之后,乐尊每天坐在石窟里静心打坐,打算在这里安营扎寨直到涅槃升天。

万佛不满:大家兴师动众忙活了这么久,难不成只为他一个人筑了个窝?若他老死在洞里,世人怎能领悟神的意图?

于是启示这位高僧四处云游,将万佛在鸣沙山显形的事迹传扬出去,好让更多的高僧前来此地挖洞开窟。

乐尊和尚果然不辱使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阿芒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哈,太逗了,婷婷也是幽默大师,好文章就是让人读着想半途溜号也不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