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定财心

许许定财心 - 财自在心自由
正文

如何安其心:向内的信仰和向外的商业化

(2025-05-06 22:26:30) 下一个

如何安其心:向内的信仰和向外的商业化

关于“我是谁”,有人说,you are who you connect;也有人说,you are what you eat,you are what you read。各有道理
而我越来越相信——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今天,就刚好碰到一个关于“信仰与热爱”与“现实商业化”如何共处的场景

Part1问卷里的信仰与被遗忘的道家

收到本地健康中心寄来的一个问卷,大概是为了搜集社区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家庭收入啦,性别、性取向(还好,性取向的选项没有列几十项),还有像“你最近有没有因为经济原因在购物方面遇到困难”、“是否没钱支付账单”、“够不够钱买食物”等等。

我心里想,这类调查到底能不能真正帮到那些正等着去食物银行排队、领饭吃的人?也许对他们来说,等这张表分析出结果,已经太晚了吧。不过我还是挺感恩的,至少目前我自己在这方面还没有这样的需求。

问卷里还有一个关于“信仰”的部分,我一看:呵,有两个不认识!不过我懒得查了,就先照抄在这儿了:

表格里还有一项是“你的宗教或灵性信仰(可多选)”。

What is your religious or spiritual affiliation? (Select ALL that apply)

Agnosticism

Animism or Shamanism

Atheism

Bha'l Faith

Buddhism

Christian Orthodox

Christian, not included elsewhere on this list

Confucianism

Hinduism

Islam

Jainism

Judaism

Native Spirituality

Pagan

Protestant

Rastafarianism

Roman Catholic

Sikhism

Spiritual

Unitarianism

Zoroastrianism

Other

No religious or spiritual affiliation

Do not know

Prefer not to answer

这一长串,看得我忍不住笑了。你看,人家佛教、儒家都列进去了,道家居然没影儿!明显这个列表的人文化常识有点欠缺嘛~当然我是开玩笑的。且不管它这个列表是否科学,它确实反映了现实,道家作为信仰,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有限,所以在这类官方统计里才会被忽略。

不过如果我们以“哲学”来看,道家的存在感还挺在线!老子的《道德经》被翻译成近百种语言,很多世界级哲学家都对它赞叹不已,觉得不可思议。《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其实还有些内容是重复的),说清了宇宙运行的底层逻辑——海德格尔读完后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存在主义。

Part 2|艺术申请、公益上头

今天还做了另一件事:向本地一个艺术中心提交了proposal,回应他们的一个公开征集(Call for Artist)。我整理了已有的创意点子,精简后发了出去。

事后和朋友分享说,如果他们不批经费,我就打算自己sponsor自己,照样做这场社区活动。第一个回复我的是小锐。她手动点赞。

结果我自己立马意识到自己又在走老路,自嘲,说“我又上头了”,又想为爱发电——这个“成本回本”的概念还是没扎根,怎么我的商业化头脑,总是半路“跑偏”?感觉这条“商业思维转向之路”,真是“道阻且长”啊。

感觉自己还是常常在“想做有意义的事”与“必须有商业逻辑”之间摇摆。

但我也知道,想在金钱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我还是得多接触人,多体会、多尝试。

不过也没关系啦,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和人接触、交流——从人那里汲取能量,始终是我动力的来源。

You are what you believe.

今天的现实场景:信仰与热爱,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和商业化做出平衡。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尝试和倾听内心的声音。

道家对于我来说,不在于是否流行,是否传播广泛,是否有商业价值,它是我的“本自”有和鸣。这种信仰级别的我心安在,此生既相知,夫复何求。

商业对我来说是种游戏。会拿出游戏精神升级打怪。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