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朗普下定决心让步,痛骂美商务部长:擅自行动打乱布局

(2025-10-23 23:51:21) 下一个

就在最近,特朗普对华政策出现重大转变。

他不仅放缓了此前加征关税的强硬态度,还提出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的可能性。

不过,这一让步并非无条件,而是附带两个要求:希望中国在大豆采购和稀土出口管制方面向美方松口。

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政策混乱,也揭示了中美贸易博弈的复杂性。

事情的起因源于中国宣布强化稀土出口管制政策,这一举措直接触及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核心利益。

中国的新规通过设定技术门槛和用途分类,对稀土出口进行了精准管理。

这一策略不仅打疼了美方,也展现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反制中的战略定力。

与此同时,白宫内部爆发了激烈争执。

据美媒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未经总统授权,擅自推行了一项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新限制措施,试图进一步打压中国企业。

特朗普原本计划在即将到来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释放缓和信号,为美方赢得更多外交空间。

然而,卢特尼克的行为直接打乱了这一布局。

中国迅速反制,宣布稀土出口新规,令美方措手不及。

随后,特朗普在闭门会议上对卢特尼克拍桌怒骂,指责其擅自行动是愚蠢的行为,导致场面一度失控。

实际上,这场争执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个人冲突,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深层次矛盾。《纽约时报》曾指出,特朗普政府内部在对华战略上存在系统性裂痕。

一方面,部分官员主张缓解紧张关系,认为中美之间仍有合作空间。

另一方面,特朗普及其鹰派幕僚坚持以赢得经济战为首要目标。

这种内部分歧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部门间协调机制也显得极为脆弱。

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让步条件显然难以接受。中国的稀土新规并非全面限制出口,而是通过技术参数和用途分类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管理。

这种精准反制既是对美国单边制裁的回应,也为国际市场预留了通道,体现了中国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

在贸易谈判上,中国始终坚持核心利益不让步的原则,并已做好通过内需驱动和市场多元化来对冲美国关税压力的准备。

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局面也愈发明显。

英国商务大臣访华时公开表示中国值得交往,而加拿大则开始讨论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高额关税。

这些变化表明,各国在面对自身经济利益时,已不再盲目追随美国的外交战略。

美国原本依仗的盟友体系正在出现裂痕,这进一步弱化了其在贸易谈判中的筹码。

当前,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

特朗普提出的两个条件,即便在APEC峰会上与中方见面,恐怕也难以达成共识。

中方的态度早已明确: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特朗普政府的内部矛盾和政策失序正在加剧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困境。

痛骂商务部长并不能解决问题,美国需要从整体上调整思路,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的方向。

毕竟,只有理性与合作,才能为全球经济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