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梦与念

开通文学城博客,记录日常的生活与遐想。
个人资料
正文

转基因大豆: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话题

(2025-09-26 08:06:04) 下一个

昨天我发了一篇博文,主要说到美国大豆在中美关税战中的尴尬处境。没想到评论区里好几个网友都特别提到,美国大豆是转基因的。有位网友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主要是用来喂猪的,用作饲料;而老百姓做豆浆的大豆,通常都是本地产的。话里透出几分“谈虎色变”的味道,好像转基因大豆只能进猪牛的肚子,绝不能进我们自己的碗。

就我个人的看法,我并不太相信遍布中国各地的永和豆浆店,或其他早餐豆浆店,真的都只用本地产大豆。要是那样,在成本上恐怕会吃不消。毕竟,美国大豆是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价格上应该比国产大豆更有优势。当然,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市场调研,只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这几年,转基因确实成了一个被妖魔化的词。提到转基因大豆,人们仿佛看见了一个披着科技外衣的怪胎,顿时心惊肉跳。但转基因大豆究竟哪里不好呢?

其实,转基因大豆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让农民省心。它能抗虫,虫子吃了没胃口;它能耐除草剂,农民一喷药,杂草全灭,大豆依旧活得滋润。听上去简直像是被优化过的完美农作物。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除草剂喷得太多,田里的杂草逐渐练成了超级草,刀枪不入、百毒不侵。农民只好加大药量,结果环境可能因此受到破坏,生态平衡也跟着被打乱。

再说口味。很多人会想:转基因大豆做成豆浆,是不是会喝出一种未来科技的味道?其实,大多数人根本喝不出来差别。换句话说,你家的豆腐脑不会因为用了转基因大豆就变成高科技布丁。口感上的差异往往源于品种和加工工艺,而不是转基因与否。我们平时在美国Costco买的豆腐、豆奶,或者在家自制的豆浆,大概都是用美国大豆做的,肯定不是中国进口的非转基因大豆。可这些东西吃起来,不还是老味道吗?从来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然,还有一个微妙的问题:转基因大豆不能自己留种。种子牢牢掌握在大公司手里,农民必须年年掏钱买,就像买了一台打印机,却只能用指定品牌的墨盒。对农民来说,这是额外的负担;对一些国家来说,则多了几分被制约的感觉。这点也常让人心里不舒服。

至于健康问题,目前科学界的大多数研究结论是:至少短期内没事。但总有人担心,吃久了会不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这种心理,就像有人明知道可乐不会真的腐蚀骨头,却还是忍不住告诫自己:要不要少喝点?

所以,转基因大豆真正可怕的地方,并不在豆子本身,而在我们的心里:对未知的担忧,对环境的顾虑,对跨国公司的疑虑。倒进杯里的豆浆,其实依旧是熟悉的味道。让人心里打寒颤的,往往不是大豆,而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的想象。

2025.9.26 于美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野彪 回复 悄悄话 转基因大豆可以放心吃。
转基因大豆的存在,已经有很多年了,也没有看到人类寿命缩短。没事的。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在自然界中新发现一种生物,人吃了可能有害也可能无害。你什么时候会去吃它?就是很多人都吃了没事、监管机构也查不出什么毛病的时候。转基因有无数可能,它可以造就很多新生物,一种和另一种会不同。所以我不反对转基因食物,但希望转基因的信息透明。
cager812 回复 悄悄话 大多数人可能不明白“基因”和“油”的分子结构的区别,以及来龙去脉,这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