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

每天一篇文章,坚持写下去。
正文

生气却不要犯罪

(2024-10-01 23:01:21) 下一个

我是一个“气点”比较低的人,容易生气。成为母亲后,因为非常害怕自己生气的时候伤害孩子,没少花力气去学习情绪管理。十几年过去了,学到了一些干货,分享一下。

首先定义一下——生气是一种情绪,也就是让人气鼓鼓的那种感觉。而生气的时候发脾气的行为,并不在“生气”的范畴之内。

《圣经》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以弗所书4:26)。可见,生气本身并不是犯罪。那么这是不是说可以放任自己生气呢?显然不是。有几种情况可能引起生气,应当区别对待。

首先,不公义的事情会引起我们生气,这是正确的生气。还记得铁链女事件、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等恶行被曝光时,全网震怒。这种生气是好的,是我们良心的功能,因为在这些恶性事件中,人的尊严和安全被严重践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点都不生气,反倒是值得省察的事。

第二种情况,是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比如被违约、被欺骗等等。这种情况下,生气也是完全正常的。

第三种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就是当我们的期待落空的时候。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可能生气;希望得到升职机会却被他人捷足先登,我们可能生气;甚至,当我们掐点儿出门却遇到堵车,也有可能会生气。《圣经》里记载,人类的第一桩凶杀案,是在一对兄弟间发生的。哥哥该隐是种地的,他把谷物献给上帝;弟弟亚伯是牧羊的,他把羊群中最好的羊献给上帝。上帝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却没有看中该隐和他的。于是,该隐在嫉妒中非常生气,杀死了弟弟。在这种情况下,生气的情绪实际上是由于心中的罪引起的,它所引发的怒气的攻击性和破坏性非常强,对于这样的生气,必须警醒,以免在生气中犯罪。

那么,生气的时候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允许自己生气,因为它其实是一种情绪,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特质。由于文化的影响,国人往往很怕生气这件事,很多人遇到生气的事都会选择压抑。但生气这种情绪其实是带着很大的能量的,越是压抑它,它就越是会失控爆发。而当允许自己生气、去感受生气的感觉时,就会因为自我接纳而让这种情绪从心里流走,再配以深呼吸、到户外走走,过一会儿就没事了。

当平静下来,我们应该努力以客观的眼光去看生气的原因,如果是为公义而生气,那是义怒;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而生气,就需要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沟通、谈判或者诉诸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少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请求;如果是因为期待落空而生气,我们需要去看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特别是这种期待是否反映出我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是,需要悔改。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管理的,是在生气时管住自己的行为,或者说,“情绪管理”的重点,是在有情绪时管理自己的“行为”。《圣经》说,“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在生气中怒气全发、大发雷霆并不是明智之举,反而会显出自己的愚昧来,也可能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连结于爱的源头,从那里欢然取水,使我们的心充满爱的力量。到那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很多让自己生气的事,都无法再在平静的心湖里掀起什么波澜;而那些依然会掀起波澜的,积极努力去解决,如果已经付出所有善意的努力却依然还是没有解决,就交给上帝吧。上帝已经应许,“必为困苦人伸冤, 必为穷乏人辨屈”(诗篇140:1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