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儿子又兴奋又紧张,因为他要代表学校去参加羽毛球比赛。
昨晚,儿子就告诉我要早晨七点钟到学校。等我拿到家长同意书一看,校车七点十五分才出发,所以就告诉儿子“七点十五分前到就可以”。但儿子坚持说必须七点钟到,因为,“这是老师说的。”当时,我也没太在意。
今早,我一醒来就赶紧给儿子们做午饭——杭椒牛柳配白米饭。没想到,在腌制牛肉的过程中,淀粉放多了,导致原本应该是清清爽爽的炒菜变成了一锅淀粉糊。好在,当了多年厨房老白的我,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世面”,根本没慌,耐心把淀粉糊洗掉,把青椒挑出来、把牛肉沥水,重新再来。不一会儿,菜炒好了,开始做早饭。可是,这么一折腾,时间不够了,眼看快到六点四十五了,厨房的工作还没完。
这时,儿子开始有点坐不住了,催我出发。这种场景过往经常出现,如果没有意外,接下来我的反应会是——首先催自己更快一些、试图把没做完的事赶快赶快做完,然后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完,心里极其自责内疚,然后反过来怨儿子催我,而如果儿子接不住我的焦虑,我们就会吵架,从而导致迟到。
但是,今天,我下定决心不让那种“过往”重演。于是,我快快祷告了一下,然后停下忙碌的手,看着儿子对他说,“儿子,妈妈知道你很希望七点钟到学校,我也在尽最大努力,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太可能。老师在同意书上说校车七点十五离开,所以应该在那之前到就可以。妈妈现在要把所有的事做完,然后再送你,如果到学校的时候校车已经开了,我就自己开车送你去比赛。”说的时候,我拿出了老母亲的威严,说得很坚定。儿子听了,没有再反对,去一旁安静地等我了。
于是,我用轻松的心情把厨房的事做完,迈着愉快的脚步带着儿子上了车,开到学校的时候,刚好七点钟。我们在车上祷告祝福后,儿子开心地跟同学汇合去了。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蹦出了“给儿子点儿color see see”这个题目,所以今天就写这件小事了。过去,我总是有意无意用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总是怕自己达不到孩子的期待让他们失望,结果有时反而越努力越失败。今天小小的调整,是带着孩子一起面对我的有限、我的不能,结果,就能了。这个color,是诚实谦卑的颜色,带来的是轻松喜悦的生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