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国,考研 (一)

(2025-08-10 20:40:12) 下一个

南票矿务局卫生处下辖矿务局职工总医院、职业病防治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结核病防治所、计划生育委员会,外加一个医政科负责与各矿医院接洽。总医院的院长也是卫生处的处长,除总医院外其它卫生部门有两位副处长负责,外加一名党支部书记。妇幼保健站、结核病防治所、计划生育委员会都分别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科长加一名科员。职业病防治所有十几人,包括职业病医生和护士,还有劳动卫生监测人员。我被分配到卫生防疫站,负责矿区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主要是管理,不是直接给孩子打预防针,后来又兼职负责矿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和实验员一起到各水源采样检测大肠杆菌值 (<3/升水)、细菌总数 (<100/毫升水)和氯化消毒的余氯含量。防疫站还负责爱国卫生运动和地方病防治,主要是碘缺乏病的防治,都不是日常工作,主要是配合上级部门的不定期防治工作,届时基本上防疫站全员要参与。我负责的是防疫站工作的重中之重,最最核心也是最最务实来不得虚假的工作,本来我很喜欢,但我最后却萌生了考研究生的念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冒出这个念头。

源头是听了一个同事讲的他的一个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是安徽人,女友是南票人,大学毕业他随着女友来到南票,因为他女友太爱自己的家乡了,把南票描述成一个世外桃源,他就信了。从锦州来南票的路上,随着西行列车的深入,车窗外的景象显示的不像是桃花源,随着一个屯一个屯的深入,他的心越来越凉,但他似乎没有我坚强,居然当着女友的面就落泪了。他被分配在矿务局中学当化学老师,但他发誓要离开南票,就发奋图强,两年后就离开南票到沈阳药学院读研究生去了。寒暑假回南票探望妻女时曾来防疫站看望我的这位同事,我也就认识了他。他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想在这继续待下去吗?”

我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当时响应号召是想扎根基层一辈子的人,离开农村变成城镇户口,每天上班而不是去种地,心里已经很满足了。和我直接对接的各个矿区防疫员们的认真工作态度也很感染我,她们大都是医院护士出身,改作防疫员后工作并没有变轻松,只是不需要值夜班了,但有时风里来雨里去,走街串巷去登记适龄疫苗接种儿童,她们都极其认真负责,而我只是统计报表,尽管我年龄比她们小很多,但她们都很尊敬我,和她们配合起来很轻松愉快。尽管对南票的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不是很满意,但比第一天来报道时的状况要好多了,原来我报道那天正好是从矿上运煤泥的日子,所以卫生格外差,后来都是可以忍受的差了,已经适应了,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考研究生。大学在读时也从来没有准备考研究生,尽管有一个在读研究生的好朋友李君,我也喜欢去他的实验室参观。现在突然横空出来了个研究生,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是一点也不假,我立即心动了。幸亏这位朋友,我很快了解了都考哪些内容:政治、英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若总分考到320分就有可能被录取。

这位朋友只是说最关键的是英语,但他漏了一个关键信息,就是考研究生有小分要求,除了一个总分数线,还要求每一门课都不得低于一个分数线。政治看起来是一门课,可实际上包括很多,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当时上这些课根本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哪还能找到这些教材,另外时事政治,我根本就不关心,看报纸都是看体育新闻,看辽宁队在甲A联赛又赢了哪个队。政治这门估计是交代了,所以当时我的策略还是和准备高考一样,就盯着总分320分,其实就是每门课都及格就差不多了,考研究生应该不难吧?没想到依靠就是三年。

考什么专业呢?我是卫生系毕业的,首先想到的是卫生系的专业课,这对我来说相对轻松一些,卫生综合考试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这五门,这些课大学时我都是90分以上,教材我毕业后都带在身边。当时我选择报考流行病学专业,一个原因是我专业实习是在流行病学教研室,我对流调很有兴趣,另外一点是其专业基础是卫生统计学,这都包括在卫生综合里了,这样我只需要准备这五门课,而报考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和环境卫生学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卫生毒理学,而营养的专业基础则是生物化学,这我就得再额外备考一门课。

报考哪儿呢?当时只有少数的医学院有卫生系,在辽宁只有中国医科大学招收卫生系的研究生,还只有两个招生专业,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卫生系实力雄厚,但离南票太远,北京的比较近,最后选择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流行病学专业,方向是社会医学,导师是郑庆斯副研究员。当时去信跟郑研究员探听准备教材,说是要考社会医学,就又去信并随信夹带10元人民币让他帮忙购买一本教材,郑研究员寄给我一本他翻译的“社会医学”,并随书夹带还回我寄给他的10元纸币。等我去葫芦岛市教育局报名时,招生简章上却没有把社会医学列为专业基础课。这本教材后来我保存了很长时间,直到我来美国前送给了一名同事。

报考是要有单位介绍信,报考研究生意味着考上后人事关系要调离本单位,很多单位都不许新毕业刚工作两年的大学生离开,没想到我们单位还真给我开介绍信了。当时防疫站就在矿务局总医院的院内,很多人都听说我要报考研究生,大家见到我都直呼“研究生”,以前向别人介绍我时说“这是我们的大学生”,现在改成了“这是我们单位的研究生”。我们单位的同事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时,就拿我做榜样:“人家都大学毕业了还那么努力,还要考研究生!”弄得我压力极大: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得加倍努力呀!我晚饭后再回到办公室继续学习备考。单位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与住宅区隔着一个菜市场,白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可晚上静得可怕,冬天月黑风高的晚上我一个人还真有点恐惧,有两次在黑灯瞎火中几乎被绊倒。当时心想,可别让我把这些辛苦白费了!

还真就白费了,最后考砸了,只考了248分。专业基础课一共有100个选择题,当时明明觉得有80多个题的答案我是肯定的,但最后只得了69分,就这还是这五门的最高分。次高分是英语的55分,可专业课流行病学却只有40几分,这我可以理解,因为我备考的完全不对路子,就那么几个问答题,主要都是最最基础的比如如何描述一个疾病的分布啦,判断因果关系的条件啦,等等等等,在厚厚的教材里只有薄薄的那么前几章的内容。说来还是我自己对流行病学专业的内核缺乏了解,结果跑偏了。我记得大学流行病学我是91分,但当时是多选题考试,100个多选题100分,我错了9个,但已经是年级中很好的成绩了,但这反应不出一个学生对这个学科的理解程度。后来我当老师出题考试时,我很少考多选题,主要是问答题和分析解释一类的题型,结果批卷太辛苦,每次都批卷批到要吐,不得不逐渐增加多选题。

卫生统计学也只有40几分,我有点不理解,几个应用题我的统计方法应该都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可以带计算器入考场,所以计算也应该没有问题。相比于我花精力对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的准备,政治课39分就是好成绩了。在传达室看完成绩单,我灰溜溜地回到办公室,没有对任何人提起我这糟糕的考试成绩。这些人要是再喊我时研究生,我可怎么应对呀?太不好意思了!

心里难受归难受,可还得准备下一年的考试。在我的单身宿舍,我偶尔看到我室友的毕业纪念册,是大连医学院的,前几页是一些大医教授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是一个老教授穿着白大衣在观察一个玻璃缸里的几只小白鼠,题图是:“著名卫生学专家乔树民教授”。我眼睛一亮,何不去信问一下他是否招研究生?不久回信了,不过不是乔树民教授,而是仲来福教授。信中说,“乔树民教授已于几年前去世,大医有两个卫生学相关的专业招收研究生,一个是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专业,由我任导师,另一个是流行病学专业,由李东光副教授任导师。”这下好了,我可以报考大连的研究生了,如果能考上的话,相当于回老家了。

我还要报考流行病学专业,吸取上次备考跑偏的教训,我拐了几个弯终于问到与大医流行病学教研室挂点关系的人,让人家帮助问一下专业课考试的大概范围。还真就问来了,结果一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跟上次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考试差不多,也说明上次我的专业课就是欠火候,不然怎么能跑偏了呢?最后我的专业课考了90.5分,英语70分,政治还是跟去年一样,只有39分,但总分远远超出分数线。但还是不能录取,理由是我的政治没有过线,当时的小分分数线是45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