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怀大笑

一个喜欢笑得人写出的文字也会笑
正文

语言的趣味

(2024-06-19 04:21:29) 下一个

                                                語言的趣味

 

我一生居住時間超過五年以上的國家有三個,中國、日本和西班牙。

中國是我的出生地,無疑時間最長,日本是我的留學地,居住時間不算長也不短,西班牙是我的移民地,比日本時間長,比中國時間短,但只是目前而已。

居住過的國家自然要和這個國家的人打交道,打交道的最簡單手法就是語言溝通,於是三個國家的語言文字成了我刻苦鑽研的對象。中文是我的母語,以中文為中心再輻射其他語言和文字得出的結果讓我很是驚訝。

先說日語,自從學了日語後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日語中的“漢字”。這兩個字,既是中文也是日文。中文是繁體字,日文沒有繁體和簡體一說。日語中的“漢字”發音為kan ji。不看即明,是來自中國的文字文化,有學者說,最早的日語都是“漢字”,只是發音和語法與中文不一樣,後來日本人覺得日語全是“漢字”的話,一是剽竊的行為太明顯,二是把全是“漢字”的日語拿到歐美人面前,他們都認為是中文,這樣有損大和民族的文化臉面。於是日本人就設計了平假名和片假名等屬於真正的日語文字。接著一些假名加“漢字”的名詞和單詞就出現在日語詞典中。如:食べる(吃)、行く(去)、見る(看)等日語單詞。這樣一來,即便不識日語的人至少能分辨出哪是中文,哪是日文。上述三例是日語中最常用的動詞搭配方法,前一個用漢字,後一個用假名。

但是日語中還是有許多單詞使用兩個都是用“漢字”的辭彙,這些辭彙雖然使用的是“漢字”,但是其日文意思和漢文意思完全異樣。但再進一步“深究”又可以得出完全一樣的結果。

譬如,中文的“丈夫”意為老公,和女人結為夫妻的男性。而日語中的“丈夫”完全沒有老公的含義,而是“結實、牢固、耐用”之意。

那中、日文之間能否找到相通點?

日本“漢字”學者鈴木川太郎對我這樣解釋,“中文的丈夫是老公,日文丈夫的意思是結實、牢固、耐用。其實一點沒錯。衍生理解,做老公的人就要結實、牢固更要耐用。誰願意自己的老公是個不結實、不牢固,不耐用的傢伙?如果老公不耐用,日本女人將嗤之以鼻。以此推理漢文“丈夫”和日文“結實”就有了共性。”

我聽後茅塞頓開,日語漢字和中文國字,其意、其思果然有千絲萬縷的內涵交匯,不深入研究還真不知其秘密所在。

還有,中文的“大丈夫”之意是男子漢、大老爺。而日語的“大丈夫”之意則是“沒關係,不要緊。”鈴木解讀說,“大丈夫”在中國是男子漢,在日本就是什麼都“沒關係”,日本的男子漢遇到險境也是一拍胸脯“沒關係”,中、日語意境完全相同。

日語中的“女房”為妻子、老婆之意。鈴木解釋,把女和房拆分後理解,就是“做房事的女人,就是老婆,一點沒錯吧。”

還有日語中的“食事”,中文為吃飯之意。日語為何寫“食事”?那是日本人把吃飯當做“事情”來做,就是“認真做好吃飯的事情,因此日本食品品質一級棒。”日語中的“仕事”,中文意思為“工作”,“仕事”更能表達當下中國人的心態,工作就是為“仕途”,為“仕途”而做事情,就是“仕事”,中日文的語境意思也完全相同。

上述例句是我學日語後得出日語、漢語其意境妙趣橫生之感受。類似辭彙不勝枚舉,篇幅有限只能點到為止。

下麵再說說西班牙語中妙趣橫生的辭彙。西語中“esposa”,中文意為妻子。另外一個西語單詞“esposas”的中文意思是戒具、手銬。西語的“手銬”和“妻子”僅僅多一個S,為複數之意,因為手銬有兩個鐵圈。那為什麼西班牙人在設計妻子和手銬這個單詞時使用的字母完全一樣?西班牙漢學家鐵托·塞拉對我說,那是西班牙人的大男子主義思維作祟,他們認為婚後的女人就等同於被丈夫用戒具鎖住

,婚後的女人就不能自由行動。因此將戒具和妻子的辭彙設計成一樣,只是多一個S作為複數,此舉體現出西班牙的大男子主義意識的猖獗,在設計辭彙時也表達得明目張膽。

另外西語中的“BANCO”譯為銀行,也可譯為長凳。鐵托說,西班牙的銀行就是長凳,讓你的生活離不開它,就算你知道是陷阱,也不得不往裏跳。眼下西班牙的銀行不但沒有利息還要儲戶支付管理費,儲戶怨聲載道,世上哪有這樣的銀行?但在西班牙生活又不能沒有銀行,因為水、電、煤的帳單都必須在銀行裏扣除,如果銀行沒錢就要斷水斷電。

因此把銀行同時譯作長凳,生活中離不開長凳就是套牢你的意思。

的確如此,現在的西班牙銀行,一個月從客戶手裏扣除的管理費就高達上千萬歐元。如此看來銀行不是陷阱又是什麼?

最後再加一句西班牙語和中文有密切聯繫的辭彙,“堂”或者“唐”,這兩個詞,西語寫作“DON”,放在人名前面,中文為“大人”或“閣下”之意。現代西班牙人基本不用這個辭彙稱呼人。就像現代中國人不會用“大人”稱呼領導一樣。

西班牙文學巨匠塞萬提斯撰寫的古典文學巨作“Don Quijote 堂吉訶德”,中文意思應為“吉訶德大人”,許多人都以為那人姓堂,名字叫吉訶德。注意,吉訶德的“訶”,念“喝”,許多人都錯念“柯”。

莫紮特創作過一部歌劇叫“唐璜”,歌劇裏面的男主角叫“璜”,這個“璜”現代譯法就是“胡安”(juan)。唐璜的意思就是“胡安大人”,而非姓唐名璜。

最後說一個加泰羅尼亞語和上海語的“巧遇”。我住在巴賽隆納,那地方屬於加泰羅尼亞省,因此巴賽隆納人大多都講加泰羅尼亞語,在加泰語中的奶奶發音是“YAYA”,這個發音和上海語“爺爺”發音完全一樣,因此當上海人聽加泰人說“YAYA”就是他們的奶奶,當加泰羅人聽上海人說“YAYA”就是上海人的爺爺。

上海、巴賽隆納是友好城市,兩國遠隔千山萬水,但是兩地方言的發音又有無法解釋的“神似”,真是一道無法破解的謎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打胡乱说 回复 悄悄话 有意思,谢谢分享。

“西語中“esposa”,中文意為妻子。另外一個西語單詞“esposas”的中文意思是戒具、手銬。西語的“手銬”和“妻子”僅僅多一個S,為複數之意,因為手銬有兩個鐵圈。那為什麼西班牙人在設計妻子和手銬這個單詞時使用的字母完全一樣?西班牙漢學家鐵托·塞拉對我說,那是西班牙人的大男子主義思維作祟,他們認為婚後的女人就等同於被丈夫用戒具鎖住。”

错,是老婆把老公锁住了,男的拼死拼活,为老婆家庭打工。单数是指没有复数手铐锁的牢靠。男的被锁久了,会逃 (离婚,私奔,消失。。。)O(∩_∩)O哈哈~

俺中国美国住的最久,法国一年,日本三年。留法时年轻,几个月法语就通了(前面自学过),上课考试都是法语。当然现在忘了大部分,但觉得回法国住几个月一年,可以捡起来。

日本住了三年,还前后学过几次,到现在基本的都不通,惭愧。请教博主是怎样学通的。

西班牙语以前因为工作和旅游自学过一些,觉得比日语容易多了,可能是先学好了英语和法语。以前在墨西哥西班牙智利等地旅行时简单的可用。也准备再好好学学。9-10月份去西班牙葡萄牙转一个月。以后看看去法西交界处住几个月。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日语对“丈夫”的解释确实很大丈夫!谢谢分享。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開怀大笑的文章揭示了語言之間的趣味和深度,讓人眼界大開。猜想他學語言一定過耳不忘,玩世不恭,言語中充滿幽默和智慧。
cptblueburry 回复 悄悄话 很有趣,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