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正文

我走來的路(88)我是一隻小小鳥

(2024-05-27 20:30:18) 下一个

我走來的路(88)我是一隻小小鳥

香港公園建在港島半山坡,原是英軍軍營,樹蔭茂密,流水淙淙,順着山徑,前面山坳裡一個以鋼管鋼絲編織的巨大網罩,裡面是鳥的世界,稱為觀鳥園。游人沿一條九曲木橋穿行林間,四周群鳥飛舞,掠過你身邊,停留在樹枝,吱吱爭鳴,喳喳互應。人類為它們想得很周到,讓它們在這裡度過快樂的一生,它們覺得自己很自由。

哪兒傳來正流行的歌曲,台灣歌手趙傳的《我是一隻小小鳥》:

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怎麼也飛不高。

也許一天我棲上了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中共元老陳雲有過一個絕妙的比喻,他把計劃經濟比作鳥籠,對他來説,能商討的只是鳥籠的大小,以小鳥能在籠内飛上一飛為適度。他批評老毛同志的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是把鳥兒的翅膀給剪了。八十年代初討論中國是否應引入市場經濟,陳先生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爲輔。老先生不懂市場經濟為何物,對一個舊時代低級職員出身没受過中等教育的老人,我們只能諒解。推而廣之,中共對於言論自由、以法治國等等觀念,所依的都是這種鳥籠理論,更有人還在懷念剪人民翅膀的快感。

 我飛上了青天,

 才發現自己無依無靠。

 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我永遠都找不到。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且毋論政府是否能以養鳥人自居,中國十四億隻小小鳥的一部分,其實不過想這鳥籠再稍稍大一點而已,少數想破籠而出的麻雀,大多已在這鋼管鋼絲編織的鳥籠上撞得頭破折翅。

樹枝上鳥兒們吱吱喳喳在爭鳴,也許正辯論這鳥籠的事。我們是否該停下步履,聼一聽鳥兒的心聲 ?

嗚呼,我們自己難道不是一個更大籠裡的鳥嗎 ?我們渴望自由,渴望飛翔,渴望做一隻能飛上青天的鳥。

我為鳥兒哀鳴,更該為自己哀鳴。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卻怎麼也飛不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